[发明专利]一种轮毂轴承单元的铸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62384.0 | 申请日: | 2018-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5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莹麟;施伟群;伊绵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石川制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28 | 分类号: | B22C9/28;B22C9/08 |
| 代理公司: | 苏州久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46 | 代理人: | 潘宏伟 |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毂 轴承 单元 铸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毂轴承单元的铸造方法,在轮毂轴承单元内侧设置冒口,通过该内冒口补缩轴承单元内侧区域,防止铸件内侧产生缩孔。由于冒口的连接部设置在轮毂通孔的内侧壁,因此,离内侧壁非常近,因此可以在第一时间补缩轮毂轴承单元的内侧壁,防止内侧壁出现缩孔,有效保障轮毂的安全,防止不良轮毂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铸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轮毂轴承单元的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轮毂轴承单元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来自轮胎的压力,因此轮毂轴承单元内侧不能有缩孔。
铸造工艺中一般通过设置冒口来解决铸件的缩孔、缩松问题,冒口一般设置在铸件的上方(顶冒口)和旁侧(侧冒口),而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结构较为复杂,铸件壁厚较薄,无法在上方设置冒口,而在铸件旁侧设置冒口,则不能解决铸件内侧的缩孔。经常生产出不量产品,如果缩孔较小未检测出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酿成重大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解决轮毂轴承单元铸件内侧的缩孔,解决轮毂内侧的缩孔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毂轴承单元的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设计轮毂轴承单元的铸造模具,将所述铸造模具放入造型机中,得到轮毂轴承单元铸件的模具砂型,所述轮毂轴承单元包括轴承本体和冒口,轴承本体中心设有通孔,所述轴承本体水平设置,冒口设置在通孔的内侧,所述冒口包括连接部和压力部,所述连接部由于所述通孔内侧壁向通孔中心延伸,所述压力部由连接部向上延伸;
B.将工业原料放置于电炉中加热至熔炼温度,当电炉中温度达到1500-1600℃时,加入球化剂1.0-1.2wt%和孕育剂0.2-0.4wt%,使得原料充分熔化形成铁水;
C.向模具砂型中浇注铁水,铁水的出炉温度为1500-1520℃,浇注时间为10s,浇注完成后,冷却至200-300℃时取出汽车轮毂轴承单元铸件。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部为圆柱或圆台状,所述冒口的中心线与轮毂轴承单元的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冒口与轴承本体的连接处位于内侧壁的中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在冷却过程中,冒口内的金属液沿着连接部流向轴承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部的一侧设有水平截面为的扇形压力锥,所述压力锥为缺口。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申请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由于冒口的连接部设置在轮毂通孔的内侧壁,因此,离内侧壁非常近,因此可以在第一时间补缩轮毂轴承单元的内侧壁,防止内侧壁出现缩孔,有效保障轮毂的安全,防止不良轮毂产生。
2.冒口与轴承本体的连接处位于内侧壁的中上部,从而使得冒口内的液体更易于补缩轮毂轴承单元的内侧壁。
3.冒口与轮毂的中心线重合,使得冒口的液体可以均匀地传输至轮毂的内侧,使得补缩更加均匀。
4.压力部的一侧设有水平截面为的扇形压力锥,从而防止冒口封顶,补缩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轮毂轴承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轴承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轴承本体1、通孔11、内侧壁12、冒口2、连接部21、压力部22、压力锥2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石川制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石川制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23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挡铲板铸造模具
- 下一篇:适用于球型内凹面铸造模具的喷涂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