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鉴别中华穿山甲和家猪蹄甲炮制甲片的DNA微型条形码引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59808.8 | 申请日: | 2018-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6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李海峰;陈宏;孙敬;张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06;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广州胜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徐翔 |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条形码 穿山甲 甲片 猪蹄甲 鉴别 炮制 引物 测序 分子生物学领域 基因组DNA 基因片段 特异性强 引物扩增 系统树 构建 扩增 成功率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鉴别中华穿山甲和家猪蹄甲炮制甲片的DNA微型条形码引物及其应用。本发明主要是将该DNA微型条形码引物用于中华穿山甲和家猪蹄甲炮制甲片的鉴别过程,该过程主要包括DNA微型条形码引物的设计,甲片基因组DNA的提取,DNA微型条形码基因片段的扩增与测序,对测序结果在NCBI中进行BLAST比对,同时构建基于DNA微型条形码的NJ系统树。本发明提供的鉴别中华穿山甲和家猪蹄甲炮制甲片的DNA微型条形码引物扩增效率高,特异性强,质量好,测序成功率高,能够准确鉴别中华穿山甲和家猪蹄甲炮制甲片。
方法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于鉴别中华穿山甲和家猪蹄甲炮制甲片的DNA微型条形码引物。
背景技术
穿山甲片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的鳞甲,是一种名贵的动物药材,可用于经闭癓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风湿痹痛、中风瘫痪、麻木拘挛。其中中华穿山甲是我国药典规定的中药穿山甲甲片的唯一正品来源。然而,穿山甲这一古老的哺乳动物,因遭到大肆非法捕猎陷入了濒临灭绝的地步,已被列入我国药用濒危野生动物之一。因中华穿山甲资源极其稀少,而且存量甲片价格昂贵,一些不法商贩往往用家猪蹄甲(Susscrofa domestica)炮制甲片来冒充中华穿山甲炮制甲片。这两种甲片在炮制后的形态、色泽、气味等方面都较为相似,难以通过常规手段区分,从而影响了药材质量及用药安全,给药材市场监管带来了困扰。
DNA条形码技术是通过对生物基因组内一段标准DNA片段进行分析比较来实现物种识别的一种分子鉴定技术,其在动物分类与鉴定中的发展与应用最为迅速与广泛,研究也较为系统和深入。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COI)在绝大多数动物物种中具有序列特异性,该序列以每百万年2%的进化速率不断演化,提供了足够的可识别变异信号位点,其中长度约为650bp的片段可作为动物物种鉴定的标准条形码序列。
作为物种鉴定分类的一种新方法,DNA条形码技术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于经过高温炮制的样本,由于DNA发生降解,采用标准条形码引物很可能无法扩增出标准长度的COI基因片段,也就无法鉴定样本的物种。然而,采用微型条形码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难题。DNA微型条形码是指长度一般约为200bp的DNA序列,与DNA标准条形码(一般超过500bp)相比,DNA微型条形码更容易从DNA降解样本中扩增获得。
中国专利申请CN 108103217 A公开了一种快速鉴别食腺嘌呤节孢酵母菌株的DNA条形码引物、DNA条形码、试剂盒、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提取全基因组DNA,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结果进行纯化,测序,将测序结果进行拼接,比对等,该方法可以快速鉴别普洱茶发酵菌株食腺嘌呤节孢酵母TMCC 70007,但是,该方法共涉及四条DNA条形码引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验操作的难度,而且扩增后还需要将四段序列进行拼接,操作过程复杂,也增加了鉴别过程中出错的概率,而且,该方法只适用于鉴别真菌。
因此,现有技术中利用DNA标准条形码鉴别炮制样品时普遍存在DNA降解问题,而且鉴别过程中操作复杂,出错概率提高,因此应用范围窄,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中华穿山甲和家猪蹄甲炮制甲片的DNA微型条形码鉴别方法,该方法主要针对难以获得全长DNA序列的炮制类动物中药材,操作过程简单,不易出错,能够扩大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范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未经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98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