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8034.7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9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徐青景;邢艳平;郭梦玲;魏彦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威智百科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47/10;A61K47/18;A61K47/02;A61K31/7056;A61P3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郑权 |
地址: | 277000 山东省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霉素 磷酸酯 注射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制备方法,该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原料由以下组分组成:克林霉素磷酸酯、氢氧化钠、苯甲醇、依地酸二钠和注射用水;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空气洁净度为全室百级条件下,将一定量的依地酸二钠溶于注射用水,搅拌溶解;(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克林霉素磷酸酯和苯甲醇,搅拌均匀;(3)加入活性炭后,搅拌,冷却;过滤后输送至稀配罐;(4)加注射用水至全量,调节pH值及测主药含量,精滤,灌封。本发明还公开由该方法所制得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本发明的方法无需最终高温灭菌,解决了传统发放采用高温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的缺陷,而且有效控制了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克林霉素磷酸酯(Clindamycin Phosphate),化学名称为(2S-反式)-6-(1-甲基-4-丙基-2-吡咯烷碳酰胺基)-1-硫代-甲基-7-氯-6,7,8-三脱氧-L-苏式-α-D-半乳糖吡喃糖苷-2-二氢磷酸酯,分子式C18H34ClN2O8PS,分子量504.97,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克林霉素于1966年合成,美国普强公司开发并取得专利权,我国于1975年由华北制药厂、北京医药工业研究所联合开发研制成功。克林霉素是直接具有抗菌活性的抗菌药物,在体外可产生抗菌作用。
克林霉素磷酸酯为化学半合成的克林霉素衍生物,它在体外无抗菌活性,对血管刺激性较克林霉素弱,但它的脂溶性及渗透性比克林霉素好,稳定性也更好。克林霉素磷酸酯进入机体后,会迅速水解为克林霉素,因而其抗菌活性和治疗效果与克林霉素是一样的,主要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及厌氧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现有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在制备过程中大多数采用高温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而克林霉素磷酸酯是热不稳定性药物,受热容易产生林可霉素、氧化杂质等,影响产品的功效。采用高温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降低了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稳定性差,不易储藏,杂质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易造成过敏反应等临床症状。因此,亟需一种安全、稳定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来满足临床用药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高温灭菌的方法带来的易分解的问题以及克林霉素磷酸酯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所述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原料由以下组分组成:克林霉素磷酸酯、氢氧化钠、苯甲醇、依地酸二钠和注射用水;所述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空气洁净度为全室百级条件下,将一定量的依地酸二钠溶于注射用水,搅拌溶解;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克林霉素磷酸酯和苯甲醇,搅拌均匀;
(3)加入活性炭后,搅拌,冷却;过滤后输送至稀配罐;
(4)加注射用水至全量,调节pH值及测主药含量,精滤,灌封。
由于本发明一直处于无菌状态,因此无需最终灭菌,这样保证无菌的同时又不增加产品的杂质,从而解决了传统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采用高温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的缺陷。灌封得到的注射剂经过灯检,包装,即可入库。
本发明中,依地酸二钠是作为络合剂使用。苯甲醇作为抑菌剂使用。
其中,依地酸二钠的含量为10-4g/mL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威智百科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威智百科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80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袖套生产机
- 下一篇:一种外用高效祛痘药妆配方与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