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规则形状物料图像测量检控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6787.4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0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景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易持自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10 | 分类号: | B07C5/10;B07C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衣然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处理器 龙门架 输送机 图像处理模块 非规则形状 探测感应器 检控装置 判断模块 物料图像 信号连接 测量 激光源 相机 计算机视觉技术 中央处理器信号 物流生产线 规格检测 实时应用 图像处理 物料分拣 物体轮廓 物体形状 相机信号 学习算法 编码器 准确率 数据库 计算机 应用 学习 | ||
本发明公开了图像处理和机器深度学习技术领域的一种非规则形状物料图像测量检控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输送机和龙门架,输送机设于龙门架下方,所述输送机上设有编码器,龙门架上或输送机进货侧设有探测感应器、相机和激光源,所述探测感应器信号连接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相机和激光源,所述相机信号连接图像处理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还连接有识别判断模块,所述识别判断模块连接至物料分拣设备。本装置采用现代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对物体轮廓的测量和采用计算机深度学习算法提高对物体形状规格检测判别的准确率,不需要数据库,可作为独立的装置直接应用于物流生产线,具有高度的实时应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和机器深度学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非规则形状物料图像测量检控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物流行业,尤其是在行李分拣系统,尚未有对物体形状检测并判断合格的解决方案,对物体形状是否合格的判断完全由人完成。成本高昂,准确率完全因人而异,甚至因同一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而异,通过将物体图片与存在其数据库内的所有样本进行对比而做出判断,实时应用性差,当前在物体轮廓测量应用的技术是利用红外激光发射及返回的时间来确定物体表面距发光源的空间距离,从而实现对物体轮廓的测量。由于其发光源以步进方式沿180度依次扫描发射和接收,其探测速度和精度受到步进速度和幅度的直接限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非规则形状物料图像测量检控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规则形状物料图像测量检控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规则形状物料图像测量检控装置,包括输送机和龙门架,输送机设于龙门架下方,所述输送机上设有编码器,龙门架上或输送机进货侧设有探测感应器、相机和激光源,所述探测感应器信号连接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相机和激光源,所述相机信号连接图像处理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还连接有识别判断模块,所述识别判断模块连接至物料分拣设备;
所述编码器安装在输送机动力电机轴上或在输送机上通过摩擦轮与皮带输送机接触。
所述探测感应器沿输送机运行方向设置在龙门架前端。
所述相机设有四部,分别设于龙门架的左右两侧以及左上和右上,且拍摄方向对准激光源照射方向。
所述激光源设有三个,分别设于龙门架的左右两侧以及上部,照射方向对准输送机且照射出的光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使用上述装置对非规则形状物料图像测量检控的方法:
S1:采用计算机视觉的标定算法,建立每台相机可看见激光平面内视场中点的空间位置与其图像内像素位置的对应关系;
S2:当物料从输送机前沿进入探测传感器感应范围,探测传感器感应到后将信号发送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控制开启激光器和相机,控制相机以固定脉冲间距对物料进行切片式拍照,直到探测传感器感应到物料尾端通过激光投射平面;
S3:图像处理模块将相机采集到的图像中具备激光照射特征的点和线提取出来,并通过算法过滤掉物体表面反光等造成的具备激光特征的干扰信息,识别出真正的激光特征,提取出物料的轮廓点阵,组成用于三维建模的点云;
S4:中央处理器根据图像处理模块提取出的信息计算出物料的截面积、俯视面积、实际体积、最小包容体积(即长宽高最大值乘积),将其传送给识别判断模块,所述识别判断模块根据这些数据与其相应的预设数据进行比较,以此识别并判断物料形状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据判断结果指示物料分拣设备做出相应动作。
当激光平面内的一些点被两台或更多的相机观察到时,采用双目视觉算法对它们进行匹配,并根据它们距相机距离进行优化筛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易持自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易持自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67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套圈车加工轮廓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轴承套圈车加工轮廓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