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泵离合器功能检测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6572.2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0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孔庆乐;杨士先;温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2 | 分类号: | G01M13/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石晓峰;周放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功能 检测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泵离合器功能检测方法和设备,方法包括:换向阀的换向压力检测和换向时间检测,其中,换向压力检测为:启动机械油泵和电子油泵;调节主压力电磁阀的压力,范围在8bar‑12bar,变化率为0.1bar/s;获取调节主压力电磁阀的压力时段内的换向阀压力值,得到压力突变值,突变值为换向压力值;换向时间检测为:启动机械油泵和电子油泵;调节主压力电磁阀的压力,范围在8bar‑12bar,变化率为0.1bar/s;获取调节主压力电磁阀的压力时段内的换向阀压力值,以及还获取该时段内的主压力滑阀的压力值,分别得到换向阀压力值的突变值发生的时间,以及主压力滑阀的压力值的突变值发生的时间,二者的时间差为换向时间。本发明的双泵离合器功能检测方法和设备,可以实现多功能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泵离合器功能检测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新开发的双泵DCT(双离合变速箱简称DCT,英文全称为Dual ClutchTransmission)无法在整个模块上进行单独的机械油泵、电子油泵以及单个机械阀的功能和性能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泵离合器功能检测方法和设备,能够实现多种功能的检测。
本发明的双泵离合器功能检测方法,包括:换向阀的换向压力检测和换向时间检测,其中,所述换向压力检测为:启动机械油泵和电子油泵;调节主压力电磁阀的压力,范围在8bar-12bar,变化率为0.1bar/s;获取调节主压力电磁阀的压力时段内的换向阀压力值,得到压力突变值,所述突变值为换向压力值;所述换向时间检测为:启动机械油泵和电子油泵;调节主压力电磁阀的压力,范围在8bar-12bar,变化率为0.1bar/s;获取调节主压力电磁阀的压力时段内的换向阀压力值,以及还获取该时段内的主压力滑阀的压力值,分别得到换向阀压力值的突变值发生的时间,以及主压力滑阀的压力值的突变值发生的时间,二者的时间差为换向时间。
如上所述的双泵离合器功能检测方法,其中,还包括:蓄能器性能检测;所述蓄能器性能检测为:拆除蓄能器的状态下,测量主油路的第一压力值,并记录单位时间内的第一压力波动幅;连接蓄能器的状态下,测量主油路的第二压力值,并记录单位时间内的第二压力波动幅;比较第一压力波动幅和第二压力波动幅。
如上所述的双泵离合器功能检测方法,其中,还包括:单向阀开启压力检测;所述单向阀开启压力检测为:检测主油路的第三压力;检测换向阀和单向阀之间的第四压力;获得第三压力和第四压力的压力差。
如上所述的双泵离合器功能检测方法,其中,还包括:电子油泵供油量测试和机械油泵供油量测;所述电子油泵供油量测试为:开启电子油泵,调节主压力电磁阀,将压力调节至10bar以下,获取电子油泵最大输出流量和回油油路流量,二者相加为电子油泵供油量;所述机械油泵供油量测试为:开启机械油泵,调节主压力电磁阀,将压力调节至10bar以下,获取机械油泵最大输出流量和回油油路流量,二者相加为机械油泵供油量。
一种用于上述检测方法的双泵离合器功能检测设备,包括:电子油泵检测板、机械油泵检测板和隔板;其中,所述电子油泵检测板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为功能面,所述第二面为油路面,且所述电子油泵检测板具有连通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油路;所述机械油泵检测板具有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三面为功能面,所述第四面为油路面,且所述机械油泵检测板具有连通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的油路;所述隔板上具有油路,所述隔板夹装在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四面之间,形成完整油路;其中,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电子油泵安装面,用于安装电子油泵;以及,主压力电磁阀、蓄能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面上设置有:机械油泵安装面,用于安装机械油泵;以及,主压力滑阀、安全阀;在电子油泵检测板上或机械油泵检测板上设置有单向阀和换向阀。
如上所述的双泵离合器功能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机械油泵安装面具有机械油泵连接孔,连通到所述完整油路;所述电子油泵安装面具有电子油泵连接孔,连通到所述完整油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65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