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树鼩骨髓间充干细胞建立HCV细胞模型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555412.6 申请日: 2018-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9680000B 公开(公告)日: 2022-07-19
发明(设计)人: 陆彩霞;代解杰;孙晓梅;匡德宣;王文广;仝品芬;李娜;李明学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5/867 分类号: C12N15/867;C12N5/10;C12Q1/02
代理公司: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代理人: 于洪;陈左
地址: 650118 云***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骨髓 干细胞 建立 hcv 细胞 模型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树鼩骨髓间充干细胞建立HCV细胞模型的方法,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该方法先采用OCLN慢病毒载体对树鼩骨髓间充干细胞进行感染,然后,加入CD81慢病毒载体继续进行感染,接着,再加入miR‑122慢病毒载体进行感染,感染4h之后,再加入体积是当前培养基体积1/2的含4μg/mL polybrene的新鲜培养基,第二天,去除旧的培养基,换上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得到HCV细胞模型,该细胞具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特性和分化潜能,并对HCV易感,支持HCV入胞、复制和产出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为研究HCV的致病机制及药物筛选提供了新的细胞模型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树鼩骨髓间充干细胞建立HCV细胞模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正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目前,全球HCV感染者已达1.7-2.0亿人,每年感染者还在不断递增。HCV感染后,仅有少数(15-25%)的感染者通过自身免疫反应清除病毒,而大多数(75-85%)的感染者发展为慢性感染,其中10-20%感染者发展成肝硬化,肝硬化中约5%患者最后发展为肝癌直至死亡。目前仍然没有疫苗可以预防,尽管已有HCV治疗药物,但其价格极其昂贵,普通患者难于支付。研究HCV的治疗药物、疫苗及发生机制需要适宜的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

目前HCV细胞模型主要有:淋巴细胞模型、原代肝细胞模型、肝癌细胞系模型和iPS起源的肝样细胞模型。由于HCV在淋巴细胞模型中的复制水平低,细胞系维持时间短,加上这些细胞与肝细胞具有较大的差异,而限制了其应用。原代肝细胞主要有黑猩猩、人胚胎和树鼩原代肝细胞。黑猩猩和人胚胎肝细胞来源有限并受伦理道德影响,重要的是原代肝细胞体外分离繁琐耗时且不能传代培养,培养时间有限,细胞质量和病毒血清质量不易控制,导致其应用受限。

最常用的肝癌细胞模型是基于HCV2a-JFH1-Huh7的细胞模型。尽管利用该模型可以大量复制并产生具有感染性的HCV病毒,但Huh7细胞系是一种肝细胞瘤的衍生细胞株,用其研究的实验结果还需在原代肝细胞和体内进一步验证。由iPS分化的肝样细胞(HLCs)支持1a、1b和2a型HCV感染,有完整的病毒生活周期并产生先天炎症反应(TNF-α和IL-28B分泌),且支持分离自临床病人的1a和1b型HCV感染。但是其产生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远比Huh-7细胞产生的要低很多,而能分化为支持HCV感染的HLCs的iPS数量也非常少,到目前为止不超过8个细胞系。这些局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所以亟需寻找一种能在体外传代而且能使其产生大量具有感染性HCV病毒颗粒的细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树鼩骨髓间充干细胞建立HCV细胞模型的方法,该方法选用树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研究细胞,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易于获得及扩增,连续传代培养和冷冻保存后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够与各种病毒载体结合,进行各种基因的转染,既能保持本身基因的稳定性,还能高效表达所转染基因的特性,将既能促进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又能促进HCV在细胞内感染的miR-122和HCV入胞的两个最为关键的受体CD81和Occludin(OCLN)导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解决了原代肝细胞不能传代和肝癌细胞系研究HCV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利用树鼩骨髓间充干细胞建立HCV细胞模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先采用OCLN慢病毒载体对树鼩骨髓间充干细胞进行感染,然后,加入CD81慢病毒载体继续进行感染,接着,再加入miR-122慢病毒载体进行感染,感染4h之后,再加入体积是当前培养基体积1/2的含2-6μg/mL polybrene的新鲜培养基,第二天,去除旧的培养基,换上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得到OCLN/CD81/miR-122-BM-MSCs;之后,将HCVcc病毒接种于OCLN/CD81/miR-122-BM-MSCs中,得到HCV细胞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54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