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速安全跷跷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4795.5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1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葛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G11/00 | 分类号: | A63G1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 33257 | 代理人: | 郑满玉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 安全 跷跷板 | ||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变速安全跷跷板,包括底座,底座上竖直固定有一号、二号支架,一号、二号支架的上端分别铰接有一号、二号座椅杆,一号、二号座椅杆间连接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连接有支撑车,支撑车可移动的放置在底座上,传动机构带动支撑车左右移动以实现传动机构带动一号、二号座椅杆交替下降、上升,本发明机械结构简单,占地面积;两个座椅杆转动时有速度差,不同于传统跷跷板的左右等速运动,富于乐趣;座椅杆上升过程中从最低点移动到最高点是做减速运动,较为安全,避免传统跷跷板以较快速度移动到顶部时可能发生的事故;既可以采用传统跷跷板的“脚蹬地”方式使用,也可以采用“脚推脚蹬杆”的方式来使用;功能新颖,市场价值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跷跷板,更具体一点说,涉及一种变速安全跷跷板,属于游乐用具领域。
背景技术
跷跷板常见于游乐场、幼儿园及小区健身器材区,是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常见物品。常规的跷跷板利用杠杆原理来实现玩乐的过程,这是目前跷跷板产品所使用的核心技术,现在所能查到的一些与跷跷板有关的创意或专利,无论是强调多功能的,或是凸显外延功能的,或是新颖外观的,基本都没有突破这个核心点。利用杠杆原理制作的跷跷板存在一些缺陷,如占地面积较大,必须有足够长的力臂才能让跷跷板具有可玩性,过短的力臂就会变得非常无趣。目前常用的跷跷板采用的是一整根力臂,这样的结果是左右两边的速度一致,当双方以较快的速度运动时,一方到达底部如果跷跷板碰地则会突然停止,此时另一方则会继续以较快的速度继续向上运动,如果体重较小或手握不住,则会被抛向空中,从而造成事故。目前也有一些专利针对这种缺陷做针对性的改进如在跷跷板下加减震弹簧,但这只能缓解,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如果能让跷跷板在使用时,左右双方可以不等速的运动,下降一方可以快速下降来体验速度感,上升一方比较慢上升来实现安全性,则可以解决目前常规跷跷板所存在的缺陷,特别对于儿童以及体弱或有生理缺陷的人来说,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目前还没有相应的跷跷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具有占地面积小、使用安全、结构简单、升降平缓等技术特点的一种变速安全跷跷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变速安全跷跷板,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竖直固定有一号支架、二号支架,所述一号、二号支架的上端分别铰接有一号座椅杆、二号座椅杆,所述一号座椅杆、二号座椅杆间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有支撑车,所述支撑车可移动的放置在底座上,传动机构带动支撑车左右移动以实现传动机构带动一号座椅杆、二号座椅杆间交替下降、上升。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依次铰接的一号连杆、一号滑块、二号连杆、三号连杆、二号滑块、四号连杆,所述一号滑块、二号滑块分别可滑动的设置在一号支架、二号支架上,所述一号连杆、四号连杆分别铰接在一号座椅杆、二号座椅杆上;
其中,所述二号连杆、三号连杆间穿设有一根转轴以实现铰接,所述转轴与支撑车铰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撑车上固定连接有一号脚蹬杆、二号脚蹬杆,所述一号脚蹬杆、二号脚蹬杆分别朝向一号座椅杆、二号座椅杆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撑车包括横杆,所述横杆中间处与转轴铰接,靠近一号脚蹬杆的横杆一端与一号脚蹬杆上端间固定连接有一号支撑臂,靠近二号脚蹬杆的横杆一端与二号脚蹬杆上端间固定连接有二号支撑臂,所述一号支撑臂与一号脚蹬杆连接处以及二号支撑臂与二号脚蹬杆连接处均设置有圆柱形脚蹬,所述一号支撑臂与横杆连接处以及二号支撑臂与横杆连接处均设置有轮子。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撑车为两个,其分铰接在转轴的两端且对称设置,所述一号支架、二号支架位于两个支撑车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一号支撑臂、一号脚蹬杆、横杆间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二号支撑臂、二号脚蹬杆、横杆间构成三角形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一号支架、二号支架间连接有环形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47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