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拖曳扭矩组成部分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4543.2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0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任翔;崔刚;方志勤;刘春峰;朱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L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周放;王立民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器 自动 变速箱 拖曳 扭矩 组成部分 测试 方法 | ||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拖曳扭矩组成部分的测试方法,包括:对标准双离合器进行标准测试方案并记录标准扭矩值;将标准双离合器的摩擦片更换成特制钢片以获得无需油泵提供压力即可传递动力的刚性离合器,进行多个刚性测试方案并记录刚性扭矩值组;花键测试:将标准双离合器替换成花键套传递动力,进行相应多个花键套试方案并记录花键套扭矩值组;根据标准扭矩值、刚性扭矩值组和花键套扭矩值组,以及油泵单体空载阻力矩计算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拖曳扭矩的组成部分,其原理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自动变速箱拖曳扭矩试验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拖曳扭矩组成部分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燃油汽车的排放法规要求越来越严格,明确提出了未来汽车发展趋势为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变速器自动化、高效化及核心零部件技术是发展重点之一,其中降低传动损失是自动变速器高效化的主要技术路径之一。而自动变速器的主要功率损失是自身内阻,即拖曳扭矩。拖曳扭矩的增加会导致整个传动系统传动效率的降低,并且拖曳扭矩较大,在启动时可能会拖拽发动机,导致启动困难,甚至会出现熄火现象,在低温下(0℃以下)表现尤其明显。因此,降低变速器的拖曳扭矩可以提高变速器的传动效率,同时改善低温下的发动机响应。没有拖曳扭矩的影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传动效率高达96%,甚至更高;受拖曳扭矩的影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效率大大折扣,低温时尤其明显。
现有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拖曳扭矩测试方法都是针对整机进行测试,采用具有驱动装置的单电机试验台,控制驱动装置的精度,同时控制变速箱润滑油温度。将驱动装置联接扭矩仪,扭矩仪联接传动轴和联轴器,联轴器联接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按照拖曳扭矩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测试的结果是整个变速箱的拖曳扭矩。无法知道变速箱拖曳扭矩的具体组成,更无法明确具体的优化措施,无法知道优化方案提升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希望提供一种新方法,能够具体得出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总的拖曳扭矩以及拖曳扭矩的组成部分,针对组成部分提出具体的优化方法,降低变速箱的拖曳扭矩,即降低了传动损失,提高了传动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拖曳扭矩组成部分的测试方法,其包括:提供:一标准双离合器和拖曳扭矩测试台架,其还包括:标准测试:对所述标准双离合器进行标准测试方案PS并记录标准扭矩值TA;刚性测试:将所述标准双离合器的摩擦片更换成特制钢片以获得无需油泵提供压力即可传递动力的刚性离合器,根据主压力、离合器压力和润滑油用量的数值变化,进行多个刚性测试方案PS1并记录刚性扭矩值组TS1;花键测试:将所述标准双离合器替换成花键套传递动力,根据主压力、离合器压力和润滑油用量的数值变化,进行多个花键套试方案PS2并记录花键套扭矩值组TS2;数值计算:根据所述标准扭矩值TA,所述刚性扭矩值组TS1和所述花键套扭矩值组TS2,以及由油泵供应商提供的油泵单体空载阻力矩TP的数据,计算所述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拖曳扭矩的组成部分。
本发明利用拖曳扭矩测试台架和两个工装,一个工装是刚性离合器(即将原离合器的摩擦片更换成特制钢片后的离合器),无需油泵提供压力即可传递动力;另一个使用花键套代替离合器传递动力。通过将原始标准离合器更换为刚性离合器或者花键套,同时调整主压力、离合器压力和润滑油用量,将上述因素进行组合,制定多个不同的试验方案,针对每个方案进行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整机的拖曳扭矩试验,并记录每次试验的结果,并最终通过计算得出各组成部分的扭矩。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组成部分包括:离合器扭矩损失T1、油泵扭矩损失T2、齿轮搅油损失T3、齿轴系统机械损失T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45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车道路测试模拟装置
- 下一篇:激光位移检测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