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维持金针菇菌种活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4427.0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0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锐;江玉姬;吴小平;谢宝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06;C12R1/64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持 金针菇 菌种 活力 方法 | ||
1.一种维持金针菇菌种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针菇品种‘F’的单核化菌株‘FD1’或‘ FD2’从保藏管取出,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固体培养基即PDA培养基中,正面放置于22~25℃恒温生化培养箱,培养6~10d;
(2)将金针菇品种‘F’从保藏管取出,接种于PDA培养基,正面放置于22~25℃恒温生化培养箱,培养5~7d;
(3)在无菌操作环境下,取金针菇品种‘F’新鲜菌块,放于直径9 cm的 PDA培养基平皿中间位置,同时接入金针菇品种‘F’的单核化菌株‘FD1’或‘ FD2’的菌块,两者相距1~1.5cm,即配对,正面放置于22~25℃恒温生化培养箱,待两菌丝接触后,继续培养3~5d;
(4)两菌丝充分接触后,在无菌操作环境下,从单核化菌株‘FD1’或‘ FD2’的一侧边缘取菌块,标记为‘F-1’,于新的PDA培养基,正面放置,于22~25℃恒温生化培养箱,培养3~5d;
(5)取‘F-1’前端的菌块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压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菌丝是否有锁状联合,若能观察到即可,若不能观察到,则增加步骤(3)中的培养时间,重复(4)、(5)步骤,直到看到锁状联合;菌丝有锁状联合的‘F-1’即为恢复活力的‘F’品种;
所述金针菇品种‘F’的单核化菌株‘FD1’或‘ FD2’,是指将异核体的金针菇品种‘F’,经过原生质体单核化,获得单核化的菌株‘FD1’或‘ FD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维持金针菇菌种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针菇品种‘F’单核化菌株‘FD1’或‘ FD2’ 的制备方法:
(1)将活化后的金针菇品种‘F’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静置培养3~5 d;
(2)取新鲜菌丝于无菌的1.5mL离心管,用灭菌过的0.5 mol/L的KCl清洗2遍;
(3)加入1mL含2wt.%溶壁酶的0.5 mol/L的KCl,恒温30℃水浴酶解1.3~1.8 h;
(4)将酶解好的菌丝液用带棉塞的注射器过滤到1.5ml 离心管,5000rpm/min离心10min,弃上清保留沉淀;
(5)吸取0.6mol/L甘露醇1 mL悬浮沉淀,5000rpm/min离心10 min,弃上清保留沉淀;
(6)用0.6~1 mL的0.6mol/L甘露醇溶解沉淀,吸50 uL镜检,根据原生质体量稀释至一个视野下2~3个原生质体,然后取150~180 u L涂布于再生培养基,25℃培养,2~3 d观察原生质体萌发情况;
(7)原生质体萌发后在显微镜下将其挑起,于新的PDA培养基,菌落长至2~3 cm后,镜检,选择其菌丝未看到锁状联合的菌株,即为金针菇品种‘F’的单核化菌株‘FD1’或‘ FD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维持金针菇菌种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针菇品种‘F’为农金7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44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