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结构优化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2670.9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4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海;梁庚法;尹伟;廖程亮;崔金泉;曹珉;陶兵兵;黄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架 车身结构优化 多体动力学 物理结构 底盘 衬套 车轮 车辆参数信息 运动学分析 车轮运动 衬套结构 冲击能量 仿真软件 开发过程 设计阶段 悬架机构 优化设计 运动特性 运动状况 敏感度 多体 车身 跳动 借用 吸收 优化 分析 开发 | ||
1.一种车身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车身的悬架物理结构,并根据该悬架物理结构搭建多体动力学模型;
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分析车轮随悬架跳动时的运动状况,并根据悬架零件敏感度对车轮运动状况进行调整;
对悬架主要衬套特性进行调整,使衬套吸收更多来自车轮的冲击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分析车轮随悬架跳动时的运动状况,并根据悬架零件敏感度对车轮运动状况进行调整的步骤包括:
获取拟调整硬点;
获取车轮跳动值与车轮前后移动值的基础车轮运动状态曲线,同时设定车轮跳动值与车轮前后移动值的目标车轮运动状态曲线;
对所述拟调整硬点进行调整,以将所述基础车轮运动状态曲线优化为所述目标车轮运动状态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拟调整硬点的步骤包括:
对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同向双轮激振试验,模拟车轮上跳工况;
在多体动力学软件中新建目标对象,为后续分析进行准备;
进入Adams_Insight进行试验,并进行悬架敏感度分析;
选取相关硬点,设定为优化变量;
选取所述新建目标对象,并对此目标进行优化;
对已经选取的优化目标进行分析计算;
对优化目标的结果进行拟合;
查看敏感度分析结果,将影响度占比最大的硬点作为拟调整硬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悬架主要衬套特性进行调整,使衬套吸收更多来自车轮的冲击能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衬套受力的原始状态曲线,同时设定衬套受力的目标状态曲线;
对悬架中的顺从性衬套的衬套特性的调整,以将所述原始状态曲线优化为所述目标状态曲线,使衬套吸收更多来自车轮的冲击能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采用ADAMS软件。
6.一种车身结构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搭建模块,用于获取车身的悬架物理结构,并根据该悬架物理结构搭建多体动力学模型;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分析车轮随悬架跳动时的运动状况,并根据悬架零件敏感度对车轮运动状况进行调整;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对悬架主要衬套特性进行调整,使衬套吸收更多来自车轮的冲击能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结构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拟调整硬点;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车轮跳动值与车轮前后移动值的基础车轮运动状态曲线,同时设定车轮跳动值与车轮前后移动值的目标车轮运动状态曲线;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对所述拟调整硬点进行调整,以将所述基础车轮运动状态曲线优化为所述目标车轮运动状态曲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结构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对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同向双轮激振试验,模拟车轮上跳工况;
在多体动力学软件中新建目标对象,为后续分析进行准备;
进入Adams_Insight进行试验,并进行悬架敏感度分析;
选取相关硬点,设定为优化变量;
选取所述新建目标对象,并对此目标进行优化;
对已经选取的优化目标进行分析计算;
对优化目标的结果进行拟合;
查看敏感度分析结果,将影响度占比最大的硬点作为拟调整硬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267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