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同心电极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51380.2 | 申请日: | 2018-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9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马雪松;顾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蓝盎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616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同心 电极 | ||
1.一种新型生物电极,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多层同心”的结构;
所述新型生物电极为三层同心电极,圆心为细圆柱或细针,外面两层为单螺旋;圆心部位的电极,用作基准电极,兼做接地极;
沿半径向外,奇数层的电极为基准电极或负极,偶数层电极为输出电极或正极;
以圆心部位的电极为第一层电极,沿半径向外,依次为第二层电极和第三层电极;
所述第一层电极、所述第二层电极和所述第三层电极的尖端均沿第一层电极的直径方向延长;
圆心部位的细针电极和所述第三层电极并联,接射频电流输出端的负极,同时起到接地作用;所述第二层电极接射频电流的正极,即发热治疗电极;当射频电流输出到所述新型生物电极时,所述第二层电极的射频电流产生的电磁效应,就会被所述第一层电极和所述第三层电极屏蔽和阻挡住,进而将不需要的电磁效应消除,使周边组织得到必要的保护;同时,所述第二层电极产生的热能,除电极的纵向方向输出给目标组织外,沿径向发散的多余热能会被所述第一层电极和所述第三层电极吸收;由于圆心部位的细针电极体积小,所以发散的热能主要由所述第三层电极吸收,最终,输出给目标组织的热能,会主要集中在以所述第二层电极为边界的圆柱区域内,进而使热能输出更加精准和集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蓝盎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蓝盎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13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