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铝异种材料电阻点焊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49663.3 | 申请日: | 2018-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6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阚洪贵;唐程光;鲁后国;唐淳;张顺;李铁柱;欧阳俊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3/00 | 分类号: | B23K33/00;B23K11/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贾博雍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铝异种 材料 电阻 点焊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铝异种材料电阻点焊连接结构,其包括钢制模块和铝合金连接件,其中,钢制模块上设置有沉台,钢制模块固定设置在铝合金连接件上;铝合金连接件上设置有通孔,沉台穿设在通孔中。本发明提供的钢铝异种材料电阻点焊连接结构,实现了在传统的钢制车身生产线上制造钢铝混合部件,无需额外投入SPR及FDS铆接设备及相应生产线的改造,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铝异种材料电阻点焊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越来越严峻,各国对汽车“节能”、“减排”要求的日趋严苛,铝合金作作为关键的轻量化材料之一,越来越受到汽车界青睐。铝合金的密度仅为钢的1/3,在实现同等性能的前提下,铝合金替换钢制材料可实现35%以上减重。因此,汽车企业纷纷加大了铝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技术研究,同时也有应用铝合金材料的零部件、车身的汽车/产品面市。
现阶段,由于铝合金材料的成本相对钢高很多,且性能也不及钢,因此,大量应用铝合金材料会带来较大成本压力。鉴于此,汽车行业内纷纷转向钢铝混合方案的零部件或车身的设计研究,比如采用钢铝异种材料制作汽车零部件或车身。其中,钢铝合金是由钢和铝合金材料结合而成,且钢和铝合金之间具体采用自冲铆接(Self Piercing Rivet简称SPR)及旋转攻丝铆接(Flow Drill Screw简称FDS)工艺实现连接。但是,对于汽车企业而言,现有的连接工艺体系仍然是钢制车身阶段的电阻点焊工艺,若采用钢铝混合方案,则需要采用SPR铆接设备及FDS铆接设备来替换掉现有的点焊设备,这将意味着大量的生产线升级,甚至需要建立专有的钢铝混合生产线,这将对现阶段的汽车企业带来极大的挑战和巨额投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铝异种材料电阻点焊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实现在传统的钢制车身生产线上制造钢铝混合部件,无需额外投入SPR及FDS铆接设备及相应生产线的改造,节约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铝异种材料电阻点焊连接结构,其中,包括:
钢制模块,所述钢制模块上设置有沉台;
铝合金连接件,所述钢制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铝合金连接件上;
所述铝合金连接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沉台穿设在所述通孔中。
如上所述的钢铝异种材料电阻点焊连接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铝合金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成设定的角度;
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所述钢制模块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钢铝异种材料电阻点焊连接结构,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一结构胶层,所述第一结构胶层固定设置在所述钢制模块与所述铝合金连接件之间。
如上所述的钢铝异种材料电阻点焊连接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沉台的深度为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一结构胶层的厚度之和。
如上所述的钢铝异种材料电阻点焊连接结构,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二结构胶层,所述第二结构胶层的一面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底部,所述第二结构胶层的另一面用于与车身部件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钢铝异种材料电阻点焊连接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结构胶层的厚度为0.2mm~1.0mm;
所述第二结构胶层的厚度为0.2mm~0.5mm。
如上所述的钢铝异种材料电阻点焊连接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沉台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两个所述沉台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0mm~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96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