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凑型轮毂电机及具有其的电动自行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5108.3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7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吴聪;张尊睦;华跃飞;周涛;史杰;吕志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麦思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H02K7/116;H02K7/00;H02K5/18;H02K5/20;B62M7/12;B62M1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波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型 轮毂 电机 具有 电动自行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轮毂电机及具有其的电动自行车,驱动机构为内转子电机,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依次套设在中心轴上,电机转子与所述中心轴连接,电机转子内均匀并且切向设置有磁钢,电机定子设置在定子座和行星架之间,定子座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第一凹槽,行星架靠近定子座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第二凹槽,电机定子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定子座相对驱动机构的一面设置有多个开口,开口用于气流流通。本发明电机转子采用切向磁钢设置,电机定子设置在定子座和行星架之间,在增大电机输出力矩的同时能使电机径向结构更紧凑,齿轮件采用韧性较高的尼龙或塑胶,运行噪音低、耐腐蚀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轮毂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凑型轮毂电机及具有其的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汽车、摩托车、燃油型助动车是城市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并且其能源主要局限于石油。相比之下,电动车就不存在这些不利因素,因此也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限于居民的购买能力及城市道路设施等因素,电动自行车将是比电动汽车更具竞争力、更易大众化的“绿色”代步工具。
电动自行车的关键技术之一电机,据电机的设计结构和性能特点,电动自行车轮毂电机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永磁式有刷直流电机;另一种是永磁式无刷直流电机。有刷直流电机的驱动是由电刷与换向器进行机械式换向,其内部结构由定子磁极、转子、电刷等组成,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等特点;而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是采用半导体开关器件(如霍尔元件)来实现电子换向,由永磁体转子、多极绕组定子、位置传感器等组成,具有可靠性高、能耗低、无换向火花、机械噪声低等优点。
现有自行车小高速带齿轮毂电机磁路普遍采用表贴磁路设计,输出力矩小且电机线包温升较高。为保证齿轮箱齿轮强度,现有带齿轮毂电机齿轮件多采用带玻纤尼龙注塑工艺,由于玻纤本身材质较硬且注塑齿轮精度低,会导致电机噪音较大;或采用多齿或大模数齿轮设计,会导致电机体积增大、重量增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电机转子采用切向磁钢设置,电机定子设置在定子座和行星架之间,在增大电机输出力矩的同时能使电机径向结构更紧凑,齿轮件采用韧性较高的尼龙或塑胶,运行噪音低、耐腐蚀性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紧凑型轮毂电机,包括设置在所述外部壳体内的驱动机构和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为内转子电动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所述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依次套设在中心轴上,所述电机转子与所述中心轴连接,所述电机转子内均匀并且切向设置有磁钢,所述电机定子设置在定子座和行星架之间;所述电机转子靠近定子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电机转子靠近行星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
所述定子座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行星架靠近定子座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电机定子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所述定子座相对驱动机构的一面设置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用于气流流通。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转子与所述中心轴过盈连接、键连接或冲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定子上还设置有绝缘骨架,所述绝缘骨架用于支撑定子绕组。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包括太阳轮、内齿圈和支撑在行星架上的至少三组双联行星齿轮,所述双联行星齿轮分别与太阳轮和内齿圈啮合,所述内齿圈通过单向轴承与第二端盖连接。
具体地,所述双联行星齿轮包括大行星轮和小行星轮,所述大行星轮和小行星轮过盈配合或一体成型。
具体地,所述双联行星齿轮的材料为塑胶或尼龙,用于减小传动噪音。采用塑胶或尼龙齿轮可以减轻电机整体重量,具有更好的相容性、耐久性和耐磨性。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壳体包括第一端盖、轮毂壳体和第二端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麦思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麦思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5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合性网络消费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信息推送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