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碰撞事故等级的判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0607.3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0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波;叶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路行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03 | 分类号: | G06F16/903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碰撞 事故 等级 判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碰撞事故等级的判别方法,涉及汽车安全、碰撞检测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疑似碰撞时间点前T1时间间隔和后T2时间间隔的数据包,从数据包中提取运动数据、位置数据;对运动数据进行分段,以段为单位对数据段进行数据处理以反映各类运动参数数据段的数据特征;对运动数据运动参数的每一类数据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判断得到变化最显著的数据段;对显著数据段进行分级判断得到判定结果;根据位置数据分级判断规则对道路场景进行分级判断得到级别;根据多个级别判定结果,计算处理得到综合的碰撞严重程度等级G。本发明通过大量的数据论证,将碰撞分为多个等级,对车辆状态的准确判定可以有效提高车联网中行车安全,提高车联网的安全性,促进现有车联网系统的完善和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碰撞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车辆碰撞事故等级的判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使得大众的生活更加的便捷。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投入使用,用户在汽车上的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其交通管制和交通安全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由此,继互联网、物联网之后,车联网是未来智能城市另一标志。
在车联网的环境下,用车安全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车辆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是影响汽车安全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车联网环境下不可缺少的一项应用。汽车碰撞是行车过程中的造成车辆异常的尤其重要原因,因此碰撞检测是在车联网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目前,市面上基于车载设备的碰撞检测技术分为三类,分别是:基于OBD接口的车载设备的碰撞检测技术、基于视频图像的车载设备的碰撞检测技术以及基于普通的GPS+g-sensor设备的碰撞检测技术。所有的技术在碰撞检测的性能上,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对碰撞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的研究。目前,业内还不能够对汽车碰撞严重程度做出客观的准确的检测,更没有技术手段能读对碰撞严重程度进行有效的分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提出一种在车联网平台下,车辆碰撞严重程度的分级方法。该方法通过大量的数据论证,得出碰撞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并能够使用车载设备生产的数据,通过技术手段对碰撞的严重程度进行有效的分级。以填补从客观指标到技术实现的空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辆碰撞事故等级的判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疑似碰撞时间点前T1时间段和后T2时间段的数据包,依次从获取的数据包中分别提取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得到速度向量V、加速度向量A、角速度向量R,从获取数据包中提取位置数据;所述位置数据为疑似碰撞时间点的位置经纬度数据;
S2:分别对速度向量V,加速度向量A,角速度向量R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S3:对速度向量V、加速度向量A、角速度向量R分别根据时间进行分段,得到N1个速度向量V数据段、N2个加速度向量A数据段、N3个角速度向量R数据段,对分段后的速度向量V数据段、加速度向量A数据段、角速度向量R数据段以段为单位分别进行数据处理以反映各数据段的数据特征;
S4:根据速度向量V的N1个数据段的数据处理结果判断速度变化最显著的数据段N1i;根据加速度向量A的N2个数据段的数据处理结果判断加速度变化最显著的数据段N2j;根据角速度向量R的N3个数据段的数据处理结果判断加速度变化最显著的数据段N3k;
S5:按照预设速度数据分级判断规则对数据段N1i进行分级判断,得到速度级别Gv;按照预设加速度数据分级判断规则对数据段N2j进行分级判断,得到加速度级别Ga;按照预设角速度数据分级判断规则对数据段N3k进行分级判断,得到角速度级别Gr;
S6:根据所述位置数据处理得到道路场景,按照预设道路场景分级判断规则,对道路场景进行分级判断,判断得到位置级别Gd;
上述步骤S6与步骤S2不分先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路行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路行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06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