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程机械及油耗监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38550.3 | 申请日: | 2018-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3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 发明(设计)人: | 谭松涛;吴丰飞;谢文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9/00 | 分类号: | G01F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崔振 |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耗 工程机械 控制器 耗油 电子控制单元 参数信息 发动机 预设 监测 节能减排 配合设置 检修 发送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及油耗监测方法,工程机械通过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以及控制器的配合设置,以使电子控制单元获取发动机在一设定时段内的参数信息和发动机在该设定时段内的第一油耗值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基于参数信息得到第二油耗值,对第一油耗值和第二油耗值采用第一预设公式进行计算得到一第一油耗偏差值,并将第一油耗偏差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以及根据该第一比较结果得到工程机械的耗油状态。通过上述设置以实现监测工程机械的耗油状态是否为异常,以便于用户在耗油状态为异常时能够及时进行检修和调整,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工程机械及油耗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如起重机和汽车,大部分采用电控发动机作为动力源,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因此,工程机械厂商及客户首先要检测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油耗异常的情况,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监控工程机械的耗油状态是否异常,以便于在耗油状态为异常的情况下进行是检修或进行调整,以实现节能减排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及油耗监测方法,以实现监测工程机械的耗油状态是否异常,以及在耗油状态为异常时进行检修或调整,进而实现节能减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
发动机;
电子控制单元,该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发动机电连接,以获取所述发动机在一设定时段内的参数信息和该发动机在该设定时段内的第一油耗值;
控制器,该控制器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以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得到第二油耗值,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对所述第一油耗值和第二油耗值采用第一预设公式进行计算得到一第一油耗偏差值,并将所述第一油耗偏差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以及根据该第一比较结果得到所述工程机械的耗油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油耗偏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工程机械处于异常耗油状态,当所述第一油耗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工程机械处于正常耗油状态。
可选的,在上述工程机械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发动机的万有特性数据、油门开度和转速值,所述控制器根据万有特性数据、所述设定时段内的油门开度和转速值得到所述第二油耗值。
可选的,在上述工程机械中,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一油耗值与所述第二油耗值作差得到的差值与所述第二油耗值相除得到所述第一油耗偏差值。
可选的,在上述工程机械中,所述预设值包括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且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第一油耗偏差值与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分别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其中,当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油耗偏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工程机械处于第一异常耗油状态,当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油耗偏差值位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与所述第二预设值之间时,所述工程机械处于第二异常耗油状态,当所述第一油耗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工程机械处于正常耗油状态。
可选的,在上述工程机械中,所述工程机械还包括定位模块,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定位模块电连接,以获取所述定位模块的定位信息,并基于所述定位信息获得工况信息;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和所述工况信息得到第三油耗值,对所述第三油耗值和第一油耗值采用第二预设公式进行计算得到第二油耗偏差值,并将所述第一油耗偏差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以得到第二比较结果,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比较结果得到所述工程机械的驾驶状态,其中,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二油耗偏差值大于所述设定值时,所述工程机械处于异常驾驶状态,当所述第二油耗偏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值时,所述工程机械处于正常驾驶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85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