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广告投放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34136.5 | 申请日: | 2018-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4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 发明(设计)人: | 林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胡明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50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广告投放 用户群体 大数据 装置及电子设备 目标广告 画像 交易行为 用户标签 用户特征 受众 分析 准确度 投放 预测 交易 | ||
本发明属于大数据技术领域,涉及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广告投放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广告投放方法包括:针对目标广告发生交易行为的用户,获取对应的用户标签;根据获取到的用户标签生成用户群体画像,所述用户群体画像用于指示针对目标广告发生交易行为的用户所对应的用户特征分布;根据所述用户群体画像指示的用户特征分布对待投放用户进行交易预测,得到受众用户群体;向所述受众用户群体投放所述目标广告。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广告投放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不同产品所进行的广告投放的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广告投放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广告投放功能的客户端越来越多,该些客户端所进行的广告投放往往是针对至少一个用户标签所对应的用户群体。
应当理解,在广告实际投放过程中,不属于上述用户群体的个别用户也存在着购买所投放广告推荐产品的可能性,然而,由于客户端进行广告投放的时候并未向广告投放方推荐此个别用户,而导致此个别用户被投放广告的概率大大降低,从而造成广告投放的准确度不高。
如果针对个别用户对应的用户标签,将此用户标签对应的用户群体作为受众用户群体,由于仅是此个别用户存在购买产品的可能性,而并非是其所在用户群体中的所有用户都有购买产品的可能性,那么,这将使得广告投放存在过度投放的问题,对于广告投放方而言,并不利于降低成本,进而不利于提升广告投放方的投放体验。
由上可知,如何针对不同产品提高广告投放的准确度仍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广告投放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其中,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广告投放方法,包括:针对目标广告发生交易行为的用户,获取对应的用户标签;根据获取到的用户标签生成用户群体画像,所述用户群体画像用于指示针对目标广告发生交易行为的用户所对应的用户特征分布;根据所述用户群体画像指示的用户特征分布对待投放用户进行交易预测,得到受众用户群体;向所述受众用户群体投放所述目标广告。
第二方面,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广告投放装置,包括:标签获取模块,用于针对目标广告发生交易行为的用户,获取对应的用户标签;画像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用户标签生成用户群体画像,所述用户群体画像用于指示针对目标广告发生交易行为的用户所对应的用户特征分布;交易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群体画像指示的用户特征分布对待投放用户进行交易预测,得到受众用户群体;广告投放模块,用于向所述受众用户群体投放所述目标广告。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标签获取模块包括:用户数据获取单元,用于针对目标广告发生交易行为的用户,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数据,所述用户数据用于描述所述用户的用户特征;标签预测单元,用于调用用户标签模型对所述用户数据进行标签预测,得到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标签。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数据获取单元包括:第一数据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针对所述目标广告的交易行为;第二数据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属性数据,所述用户属性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针对所述目标广告所推荐产品的购买力和/或偏好;向量表示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和用户属性数据进行向量表示,分别得到第一向量和第二向量;向量拼接子单元,用于由所述第一向量和第二向量拼接得到所述用户的用户数据。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模型创建模块,所述模型创建模块包括:训练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训练数据,所述训练数据进行了用户标签标注;模型训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训练数据对指定数学模型进行模型训练;模型收敛单元,用于当所述模型训练完成,所述指定数学模型收敛为所述用户标签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41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