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车辆安全监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0246.4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5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博;胡罡;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123;H04L12/24;H04L29/06;H04L29/08;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李勤媛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分析 技术 车辆 安全监管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车辆安全监管系统,在采集车辆卫星定位信息的基础上,对被监控车辆出现各类异常报警时由车载终端自动或由远程手动进行相应管制措施,同时结合车辆实时轨迹和相关人员的轨迹等信息进行大数据人车拟合分析,发现可能存在异常的车辆,提前预警或管控,防范风险。本发明创新性的首次采用预案管控和主动管控措施,并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智能分析和主动预警,实现对大型工程机械和车辆监管由被动监管和事后追溯向主动预防和智能管控的转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监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车辆安全监管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对重点营运车辆的监管由来已久,2009年,交通运输部以上海世博会安保为契机,统一标准,建设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实现与全国31个省级监管平台的联网,解决各省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对外省车辆无法有效监管的问题,实现车辆跨区域、跨部门联合监管。交通部平台定位为管理平台的平台,对车辆的监控由企业平台负责,并允许个性化开发。
近年来,利用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包括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铲运机等)和车辆(包括重型载货汽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等)实施冲撞人群的事件屡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并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传统车辆监管方式主要为态势掌控和事后溯源,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日益严峻的社会安全形势,对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和车辆的监管,需要向主动预防和智能管控转变。
现有的基于北斗定位的车辆监管系统,均不具备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车辆异常状况,发现可能存在潜在风险的车辆,提前预警及管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车辆安全监管系统,在采集车辆卫星定位信息的基础上,对被监控车辆出现各类异常报警时由车载终端自动或由远程手动进行相应管制措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车辆安全监管系统,包括以下组成部分:车载终端设备以及位于监控平台的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
所述数据层建设有基础数据库、各种业务专题库、研判分析库和系统管理库,所述数据层用于为服务层和应用层提供数据支撑;
所述服务层为应用层提供支撑服务,所述支撑服务包括:数据处理、数据交换、数据分析、数据存储、终端交互、日志服务、消息服务及地图服务;
应用层包括WEB系统应用和移动APP应用,所述WEB系统应用用于在监控平台大屏及各类监控平台用户的PC端使用,为各类监控平台用户提供车辆安全监管控制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WEB系统应用包括:牌证业务管理模块、车辆实时监控和报警模块、特殊区域管控和线路管理模块、智能管控模块、黑白名单管理模块、可视化模块、大数据深度应用模块、以及系统管理模块;所述移动APP应用包括:移动审批模块、移动管理模块、移动运维模块、移动执法模块、以及人车比对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牌证业务管理模块,用于实现对大型工程机械与车辆的管理、大型工程机械设备牌证的管理、对驾驶人员资格证的管理和对终端设备及信息的管理功能;
所述车辆实时监控和报警模块,用于通过车载终端设备采集数据,由WEB系统应用进行操作控制,实现对车辆运行状态、行驶轨迹、启动停止进行监控,实现对车辆行驶位置判定、车辆超速判定,实现监控平台对车辆的预警通知、指挥调度;
所述特殊区域管控和线路管理模块,用于基于地图的安全区域管控和线路管理,限定车辆可行驶范围和路线,进行预警处理和事件报警处理;
所述智能管控模块,用于实现车辆连接管理、解锁车控制、消息推送服务、报警推送服务、车辆油电控制和管控日志的功能;
所述黑白名单管理模块,用于对黑名单车辆进行重点跟踪,获取其在线状态、行驶里程和违章报警数量;并对白名单车辆审核和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02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