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UMP的碰摩转子-轴承系统振动特性分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29401.0 | 申请日: | 2018-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4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赵道利;党文娟;张小菲;孙维鹏;罗兴锜;胡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13/045 | 分类号: | G01M13/045;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宁文涛 |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ump 转子 轴承 系统 振动 特性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MP的碰摩转子‑轴承系统振动特性分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建立UMP作用下的碰摩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步骤2,推导经步骤1建立的碰摩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在同时考虑动、静偏心时的不平衡磁拉力,并将其表示为电磁刚度的形式,得到的关于电磁刚度、初始间隙和静偏心的系统微分方程;步骤3,求解经步骤2得到的系统微分方程,研究电磁刚度、初始间隙和系统静偏心等对转子‑轴承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电磁刚度、初始间隙和静偏心等对碰摩转子‑轴承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该方法为研究碰摩转子‑轴承系统的振动特性拓宽了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故障分析研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UMP的碰摩转子-轴承系统振动特性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转子-轴承系统是旋转机械的核心部件。在实际工作中,定转子间往往存在气隙偏心,从而引起磁场不均匀而产生不平衡磁拉力,导致系统产生振动和噪音,加快系统转轴的磨损,缩短系统寿命。且随着旋转机械输出功率的提高,定转子间隙变小,当UMP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将转子拉向定子,引起定转子间碰摩现象的发生,严重威胁系统的安全运行。
产生UMP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转子-轴承系统中发电机定转子间气隙不均匀,而导致气隙不均匀的原因主要有系统动偏心和系统静偏心。动偏心即为转子的质量偏心,静偏心即为系统静止时定转子的形心距。
国内外对UMP作用下的碰摩转子-轴承系统振动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励磁电流的分析上,而分析改变电磁刚度对系统振动影响的研究少之又少,对同时考虑动偏心和静偏心的电磁刚度的研究更是甚少涉及。因此,本文拟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在同时考虑动偏心和静偏心的UMP作用下碰摩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进而分析系统同时存在动、静偏心时电磁刚度、初始间隙和静偏心对碰摩转子-轴承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UMP的碰摩转子-轴承系统振动特性分析方法,能够以UMP作用下的碰摩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分析电磁刚度、初始间隙和静偏心等对转子-轴承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UMP的碰摩转子-轴承系统振动特性分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UMP作用下的碰摩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步骤2,推导经步骤1建立的碰摩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在同时考虑动、静偏心时的不平衡磁拉力,并将其表示为电磁刚度的形式,得到的关于电磁刚度、初始间隙和静偏心的系统微分方程;
步骤3,求解经步骤2得到的系统微分方程,研究电磁刚度、初始间隙和系统静偏心等对转子-轴承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卧式对称弹性支承的转子-轴承系统为研究对象,转子可简化为偏心圆盘和和两个对称分布在转轴两端的滑动轴承,圆盘位于两个弹性支承中心,圆盘和滑动轴承之间由无质量轴连接,其中O为支承中心连线与圆盘所在平面的交点,O1(x1,y1)为滑动轴承形心,O2(x2,y2)为转子形心;m1、m2分别为滑动轴承集中质量和转子圆盘质量,δ为定转子初始间隙,δ0为系统静偏心;转子-轴承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可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94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印刷单元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 下一篇:发动机流场气动参数测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