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胎橡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8834.6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7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高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旭东 |
主分类号: | C08L77/10 | 分类号: | C08L77/10;C08L9/00;C08L23/12;C08K3/04;C08K5/5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橡胶 搅拌反应 混合液 制备 橡胶加工 蒸馏水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塑化 磷酸三氯丙酯 三甲基硅氧烷 芳纶短纤维 聚丙烯纤维 离心沉积物 植物油 保温处理 产物混合 超声处理 静置保温 硫化成型 耐磨性能 浸没 石墨 耐高温 防滑 拉伸 密炼 球磨 酸液 | ||
本发明属于橡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轮胎橡胶的制备方法,将石墨、聚丙烯纤维球磨;将芳纶短纤维、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浸没于酸液中超声处理、分离得到离心沉积物,加入植物油搅拌反应得到高压搅拌反应物;将磷酸三氯丙酯加入到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液,随后升温并加入三甲基硅氧烷经静置保温处理得到保温处理混合液;最后将上述产物混合后密炼塑化,再进行硫化成型、干燥,得轮胎橡胶。所述轮胎橡胶耐磨性能优异、拉伸性能好,同时具有防滑、耐高温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橡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胎橡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橡胶是指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橡胶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分子量往往很大,大于几十万。
早期的橡胶是取自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的胶乳,加工后制成具有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是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橡胶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二种。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中提取胶质后加工制成;合成橡胶则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或生活各方面。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轮胎橡胶的制备方法,所述轮胎橡胶耐磨性能优异,拉伸性能好,同时具有防滑等优点。
本发明具体技术如下:
一种轮胎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将石墨、聚丙烯纤维投入行星式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处理,得到球磨粉末;
(2)将芳纶短纤维、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浸没于浓度为0.3 mol/L的HCl溶液中进行超声处理,随后将超声处理混合液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再经高速离心分离出离心沉积物,将离心沉积物用蒸馏水洗涤4次并转移至高压搅拌反应釜中,加入植物油,设定高压搅拌反应釜的压力为18 MPa、温度为130℃,在280-300r/min的速率下搅拌反应25min,得到高压搅拌反应物;
(3)将磷酸三氯丙酯加入到65-78倍质量的蒸馏水中按照85-95r/min的速率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液,将混合液温度缓慢升高至60-78℃,加入三甲基硅氧烷,静置保温处理28min,得到保温处理混合液;
(4)将步骤(1)至(3)得到的球磨粉末、高压搅拌反应物和保温处理混合液转移至加压式密炼机中,设定加压式密炼机的温度为50-70℃,密炼塑化13-18min,随后加入防老剂2份、硫化剂6份继续密炼塑化10min,出胶后得到混合密炼胶;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密炼胶与异戊橡胶共同投入开炼机中,设定开炼机的辊距为4mm,开炼机温度为75℃,混炼时间为15min,薄通1~3次后冷却得到终混合胶;
(6)将步骤(5)得到的终混合胶置于平板硫化机上硫化成型,随后将硫化产物在90℃下鼓风干燥50min,经冷却至室温后,得到成品橡胶复合材料。
优选地,步骤(1)所述石墨、聚丙烯纤维的质量份依次是石墨7~13份、聚丙烯纤维1~5份。
优选地,步骤(2)所述芳纶短纤维、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质量份依次是芳纶短纤维23~40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8~32份。
优选地,步骤(3)所述磷酸三氯丙酯的质量份是23~4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旭东,未经高旭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88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