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内部走线的智能方管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15159.1 | 申请日: | 2018-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0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孙鹏;丰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锐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H02G3/00;H02G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方管 穿线孔 螺丝孔 内部走线 竖向 智能 流水化作业 成对布置 尺寸一致 横向方管 施工安全 单元板 系列化 磁柱 角码 螺丝 美观 整洁 保证 | ||
1.可内部走线的智能方管,包括竖向方管(1)、角码(2)、横向方管(3)、螺丝(4)、LED单元板(5)及磁柱(6),其特征在于:
竖向方管(1),所述竖向方管(1)呈固定尺寸,所述竖向方管(1)上设有第一穿线孔(701)和第二穿线孔(702),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穿线孔(701)和所述第二穿线孔(702)上部和下部若干成对布置的螺丝孔,所述第一穿线孔(701)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两对螺丝孔,所述第二穿线孔(702)上部设置一对螺丝孔,下部设置两对螺丝孔;
螺丝孔,所述螺丝孔成对横向布置,距离所述第一穿线孔(701)和所述第二穿线孔(702)较远的螺丝孔为第一螺丝孔(801),距离所述第一穿线孔(701)和所述第二穿线孔(702)较近的螺丝孔为第二螺丝孔(802);
横向方管(3),所述横向方管(3)通过角码(2)与所述竖向方管(1)螺纹连接,每一所述角码(2)上设有至少四个螺钉(9);
磁柱(6),所述磁柱(6)一端固定设有强磁片(10),所述磁柱(6)的另一端呈螺纹状;
LED单元板(5),所述强磁片(10)与所述竖向方管(1)吸附连接,所述磁柱(6)呈螺纹状的一端与所述LED单元板(5)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部走线的智能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方管(1)的规格分别为225毫米×40毫米×40毫米,所述横向方管(3)的规格分别为360毫米×40毫米×4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部走线的智能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线孔(701)和所述第二穿线孔(702)均呈圆形,且所述第一穿线孔(701)和所述第二穿线孔(702)的半径为15毫米,且所述第一穿线孔(701)和所述第二穿线孔(702)上均镶嵌橡胶胶圈(4)。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内部走线的智能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丝孔(801)和所述第二螺丝孔(802)的半径均为3毫米,且所述第一螺丝孔(801)距所述竖向方管(1)顶端距离为41毫米,且所述第二螺丝孔(802)距所述竖向方管(1)顶端距离为61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部走线的智能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码(2)的规格为40毫米×40毫米×5毫米,所述螺钉(9)直径为6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部走线的智能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单元板(5)背面均设有至少一个插头。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部走线的智能方管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S1,先立一根竖向方管(1),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横向方管(3)。
S2,在S1完成后立第二根竖向方管(1),分别将每一角码(2)的4个螺钉(9)固定在两个方向,每一条横向方管(3)上下、左右,四个角都需要固定。
S3,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整体尺寸,安装相应数量的竖向方管(1)和横向方管(3),最终组成一个整体的框架。
S4,所有竖向方管(1)和横向方管(3)搭建完成后,继续走线,管线经过第一穿线孔(701)和第二穿线孔(702),网线、电源线伸出插头与LED单元板(5)相连,除了相连接的部位外露,其余的都收纳于竖向方管(1)或横向方管(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锐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科锐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51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