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差速器的电磁致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10547.0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5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小松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GKN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12 | 分类号: | F16H48/12;F16H48/38;F16H63/3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代易宁;傅永霄 |
地址: | 英国伍***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差速器 电磁 致动器 | ||
1.一种用于具有多个齿轮的车辆差速器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线圈;
驱动构件,其响应于由对线圈施加电而产生的磁场能移动,所述驱动构件能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驱动构件具有轴线,并包括至少部分地由磁响应的第一材料形成的第一本体、至少部分地由非磁响应的第二材料形成的第二本体和限定所述驱动构件的径向内表面的第三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联接到一起,所述第三本体由具有比所述第二本体低的热膨胀系数的材料形成;和
锁构件,其由所述驱动构件驱动,以便当所述驱动构件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接合所述差速器的齿轮,并且所述锁构件适于当所述驱动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齿轮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材料是金属,并且所述第二本体包括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材料是能够通过模制过程形成的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所述差速器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部分轴向地延伸通过所述驱动构件,并且其中,所述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其中,所述第三本体的材料具有与所述壳体的热膨胀系数相同或相似的热膨胀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本体被夹在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三本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本体联接至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两者,并通过包括至少一个空隙和至少一个突起的连接特征被连接至所述第三本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驱动构件具有至少部分地由所述第二本体限定的至少一个轴向延伸的足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具有限定所述第一本体的外径的外表面,并且所述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所述驱动构件的外部并位于所述线圈与所述第二本体的至少一部分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本体的外表面离所述轴线在第一径向距离处,并且所述至少一个足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径向向外延伸,使得所述足部的径向外表面离所述轴线在比所述第一本体的外表面远的径向距离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足部位于整个第三本体的径向向外。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三本体由金属形成,并且所述第二本体至少主要由聚合材料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轴向长度的大部分重叠,并且所述第三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轴向长度的大部分重叠。
13.一种用于车辆差速器锁定机构的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响应于磁场能移动,所述驱动构件能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驱动构件具有轴线,并包括至少部分地由磁响应的第一材料形成的第一本体、至少部分地由非磁响应的第二材料形成的第二本体和限定所述驱动构件的径向内表面的第三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联接到一起,所述第三本体由具有比所述第二本体低的热膨胀系数的材料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材料是金属,并且所述第二本体包括能够通过模制过程形成为所述第二本体的聚合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构件,其中,所述第二本体被夹在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三本体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KN汽车有限公司,未经GKN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05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变速差速器总成
- 下一篇:具间歇性润滑机构的减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