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绿色环保型预硫化重整预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510536.2 申请日: 2018-12-11
公开(公告)号: CN111298811B 公开(公告)日: 2023-02-28
发明(设计)人: 马宝利;徐铁钢;徐伟池;王丹;宋金鹤;于春梅;张文成;孙发民;谭明伟;温广明;郭金涛;张铁珍;赵野;李瑞峰;王刚;张全国;郭立艳;张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1J27/049 分类号: B01J27/049;B01J27/051;B01J37/02;B01J37/08;C10G49/04;C10G49/24;C10G49/08
代理公司: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王玉双;祁建国
地址: 100007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绿色 环保 硫化 重整 加氢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型预硫化重整预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催化剂载体浸渍活性组分,干燥,在480~520℃下进行焙烧;步骤2,将步骤1焙烧后的催化剂降温至250~280℃;以及步骤3,将预硫化剂升温至250~280℃,与步骤2降温至250~280℃的催化剂进行浸渍混合,并恒温1~2小时后,降温至40~60℃,进行促进剂的喷淋,然后恒温1~2小时后降至室温,得到预硫化型重整预加氢催化剂。该方法将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与预硫化过程充分结合,制备的预硫化型重整预加氢催化剂的金属分散性高,活性金属硫化度高,制备过程无NH3、无废气排放,可实现催化剂的直接开工,无需二次硫化或活化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环保型预硫化重整预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用于重整预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处理,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加氢活性。

背景技术

重整预加氢催化剂属于加氢处理催化剂,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为Mo、W、Ni、Co,由于以上金属的硫化态比氧化态具有更高的活性和稳定性,因此预加氢催化剂中的活性金属通常应是硫化态。对于氧化型催化剂而言在装置开工时需要进行预硫化处理,将催化剂中氧化态的金属转化为硫化态,目前器内预硫化处理过程主要为液相法与气相法,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预硫化处理,都需要在开工过程进行催化剂干燥工序、反应器升温、器外注硫及升温硫化过程。催化剂器内硫化存在着催化剂的开工时间较长(现场硫化需要占用正常生产时间)、装置现场需用专门的硫化设施和硫化剂储运系统(导致投资增加)、硫化剂污染源分散(防污染成本增加)、催化剂在热氢中易被还原以及催化剂的硫化程度不易控制导致硫化可能不充分等缺点。器内硫化主要是添加硫化剂(CS2或DMDS),随着安全环保的日益严格,将会使生产厂涉及安全环保一系列法规等问题。

预硫化型催化剂是采用器外预硫化技术制造的催化剂,与氧化型催化剂采用器内硫化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催化剂硫化更充分,避免了活性金属组分被热氢还原为低活性金属态的可能性,从而显著提高了加氢催化剂活性金属组分利用率和催化刻的使用性能;催化剂开工过程简便,开工时间明显缩短,从而可显著提高工业装置的在线率;预硫化型催化剂的开工现场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硫化物,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身安全,而且装置可以不需要设置专用的硫化设备,从而节省建设投资;用于工业催化剂撇头和部分换剂时,预硫化型催化剂更能体现出其开工简便快捷的特点。

器外预硫化技术是将氧化态催化剂上的金属完全转变为硫化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意义的器外预硫化,催化剂与硫化氢接触生成高活性的硫化物,但在空气中容易自燃,因此必须进行钝化,生产过程复杂。另一种载硫型是在器外预硫化过程中,催化剂上的活性金属与硫化剂形成络合物或氧硫化物。这样的硫氧键断裂,直接形成高活性的金属硫化物。

国外在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加氢催化剂器外预硫化技术逐渐兴起,目前,加氢催化剂器外预硫化技术有硫化剂浸渍催化剂和气体硫化后再进行钝化处理两种工艺路线,研究公司有EURECAT公司、CRITERION公司、AKZO公司、TRICAT公司。

从20世纪80年代,Eurecat公司开始了器外预硫化工艺的研发工作,该公司的重点是R1-Sn-R2(n 3~7的整数)有机多硫化物的浸渍法器外预硫化工艺,称为SULFICAT工艺。预硫化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阶段是用低沸点的烃油作溶剂稀释有机多硫化物,在室温的条件下用溶有有机多硫化物的溶剂浸渍加氢催化剂;第二阶段是以氢气作活化介质,在150℃下对含浸渍液的催化剂活化2h,使催化剂的金属活性组分由氧化态转化成硫化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05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