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破窗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07723.5 | 申请日: | 2018-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1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谢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志敏 |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A62B3/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 | 徐柳华 |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破窗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破窗器,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破窗器。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更加方便人们进行破窗,并且破窗速度快避免窒息死亡的汽车破窗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破窗器,包括有放置框、气囊、出气管、排气管、导向滑块、第一弹簧等;放置框内设有气囊,气囊底部中间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与气囊内连通,出气管尾端贯穿放置框底部中间连接有两个排气管,排气管与出气管内连通,排气管内上部设有推动装置。本发明通过气囊内的化学物质,人们对其进行敲打能快速的喷出气体推动敲打块对车窗玻璃进行破碎,无需人们手动对车窗玻璃进行破碎,降低危险性,通过辅助装置,则能使得人们更快、更好的将车窗玻璃进行破碎,快速的脱离危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破窗器,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破窗器。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车祸,部分车祸中的汽车会掉落至水中,汽车内的人员则需要快速的从汽车内出来避免死亡,通常人们都是用汽车内尖锐物品对车窗进行破碎,汽车内的物品多数很小,不方便砸窗,并且由于外界水压力过大,人们对车窗敲打的力不足以将玻璃破碎,导致人们窒息死亡,所以人们会拼尽全力的对车窗玻璃进行敲打,如此使得自身更加疲惫。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汽车内的物品多数很小,不方便砸窗,并且由于外界水压力过大,人们对车窗敲打的力不足以将玻璃破碎,导致人们窒息死亡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更加方便人们进行破窗,并且破窗速度快避免窒息死亡的汽车破窗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破窗器,包括有放置框、气囊、出气管、排气管、导向滑块、第一弹簧、敲打块和推动装置,放置框内设有气囊,气囊底部中间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与气囊内连通,出气管尾端贯穿放置框底部中间连接有两个排气管,排气管与出气管内连通,排气管内上部设有推动装置,排气管内顶部与底部中间都开有导向滑槽,导向滑槽内设有与其配合的导向滑块,导向滑块与导向滑槽内滑动配合,导向滑块后侧面与导向滑槽后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上下两侧导向滑块内侧面之间固接有敲打块。
可选地,推动装置包括有活动块、接触板和第二弹簧,排气管内上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开有凹槽,凹槽顶部铰接有接触板,左右两侧接触板之间设有活动块,活动块与敲打块配合,左侧接触板左侧面下部与左侧凹槽左侧下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右侧接触板右侧面下部与右侧凹槽右侧下部之间也连接有第二弹簧。
可选地,还包括有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包括有竖直滑块、挡板、接触块、卡套、锥子、挡块和固定板,放置框前侧面左右两侧中部都开有竖直滑槽,竖直滑槽内设有与其配合的竖直滑块,竖直滑块与竖直滑槽内滑动配合,左右两侧竖直滑块前侧面之间固接有挡板,挡板位于放置框前侧将其挡住,挡板左侧面上部固接有接触块,放置框外左侧面中部固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前侧面中部固接有卡套,卡套内设有锤子,锤子右侧面上部固接有挡块,挡块位于接触块下方与其接触。
可选地,还包括有摆杆、铁架、涡卷弹簧、钢珠、磁铁、L型板和横杆,放置框外底部左侧固接有L型板,L型板前侧面右侧转动式的连接有摆杆,摆杆左端固接有铁架,铁架内设有涡卷弹簧,涡卷弹簧的尾端连接有钢珠,L型板内右侧面中部固接有横杆,横杆左端固接有磁铁,磁铁位于铁架上方与其接触。
可选地,还包括有安装座、n型板和扭力弹簧,L型板前侧面左侧上部固接有安装座,安装座前侧铰接有n型板,n型板位于摆杆前侧与其接触,n型板与安装座的铰接处设有扭力弹簧。
初始时,气囊内有叠氮化钠或硝酸铵等物质,首先操作人员将本装置安装在汽车本体内顶部右侧,且使排气管尾端正对着车窗,当汽车开入水中时,由于水压力过大导致车门无法打开,操作人员即可用东西猛烈的敲打气囊,气囊内的物质产生化学反应出现大量的气体,气体通过出气管排入排气管内 ,排气管内的气体驱动推动装置的推动部件向下移动,推动装置的推动部件向下移动推动敲打块向后移动,第一弹簧压缩,敲打块向后移动对车窗玻璃进行破碎。当气体消失后,因第一弹簧的作用,敲打块向前移动恢复至原位,操作人员即可通过车窗移动至车外逃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志敏,未经谢志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77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气囊的压力传感装置
- 下一篇:气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