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闪光鲟鱼皮皮带革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6843.3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6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危起伟;杜浩;刘志刚;马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4C1/04 | 分类号: | C14C1/04;C14C1/08;C14B1/02;C14B1/40;C14C15/00;C14C3/06;C14C3/08;C14C3/28;C14C5/00;C14C9/02;C14B1/46;C14B1/5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龚莹莹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光 鲟鱼 皮带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皮革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闪光鲟鱼皮皮带革制作方法,申请人针对闪光鲟体型细长,骨板排列规则一致,并且骨板相对较小,皮张较薄的特点,解决了闪光鲟鱼皮革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在化工原料的选取和鞣制工艺上进行了全面改进,加工出的闪光鲟鱼皮革防水、防潮、柔软、丰满、耐撕裂,是制作奢侈品皮带、表带的优质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皮革加工领域,具体涉及闪光鲟鱼皮皮带革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闪光鲟(A.stellatus)鱼皮革表面分布着5列天然骨板,并且闪光鲟体型细长,骨板排列规则一致,并且骨板相对较小,皮张较薄,适合高级皮带和奢侈品表带生产,对于皮带和表带的皮革,需要防水、防潮、耐汗,常规的鞣制技术很难达到奢侈品生产的要求,本发明着重解决了闪光鲟鱼皮革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在化工原料的选取和鞣制工艺上进行了全面改进,加工出的闪光鲟鱼皮革防水、防潮、柔软、丰满、耐撕裂,是制作奢侈品皮带、表带的优质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闪光鲟鱼皮皮带革制作方法,利用该方法加工出的闪光鲟鱼皮革防水、防潮、柔软、丰满、耐撕裂,是制作奢侈品皮带、表带的优质材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闪光鲟鱼皮皮带革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转鼓浸水、预脱脂
(1)材料选取:闪光鲟鱼皮充分水洗,水洗完毕后称重;
(2)称取步骤(1)获得的闪光鲟鱼皮重量的1-1.5%的浸水剂,1-2%的杀菌剂,2-4%的脱脂剂,200-300%的水;
(3)浸水:将鲟鱼皮和水投入转鼓,调好温度值20-22摄氏度,然后加入浸水剂、杀菌剂、脱脂剂,转动转鼓,转鼓转速2-4转/分钟,转10-20分钟停40-50分钟,自投料起算到转鼓转动结束共12-24h,然后转鼓内流水清洗,出鼓控水;
2、浸灰脱脂
(1)步骤1洗净后获得的鲟鱼皮称重;
(2)称取步骤2(1)中鲟鱼皮重量的1.0-2.0%的硫氢化钠颗粒(有效含量60-80%),8-12%的石灰,0.5-1%的浸灰助剂,2-4%的脱脂剂,300-400%的水;
(3)将准备好的鲟鱼皮和水投入转鼓,设定好温度22-24摄氏度,转动转鼓,转速1-3转/分钟,加入脱脂剂,水溶解好的硫氢化钠,转动25-35分钟;加入浸灰助剂、石灰,转5-15分钟停45-55分钟,转鼓转速2-4转/分钟,自投料起算至转鼓转动结束为12-24h;
(4)终点:鲟鱼皮膨胀均匀,皮身坚挺溶液ph12。
(5)水洗:转鼓常温流水水洗;
3、机械去脂、去肉
(1)将鲟鱼皮肉面朝上,用钢丝刷刷除油脂和鱼肉;
(2)清水冲洗干净去脂后的鲟鱼皮;
4、脱灰脱脂
(1)步骤3处理后的鲟鱼皮称重;
(2)称取步骤4(1)鲟鱼皮重量的1-2%的硫酸铵,1-2%的脱脂剂,100-200%的水,0.5-1%的脱灰助剂;
(3)将鲟鱼皮和水投入转鼓,设定好温度33-36摄氏度,加入硫酸铵、脱脂剂和脱灰助剂,转鼓转速1-3转/分钟,转20-30分钟;
(4)水洗:33--36摄氏度水充分清洗;
5、软化
(1)步骤4处理好的鲟鱼皮称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68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史氏鲟和杂交鲟鱼的皮革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俄罗斯鲟鱼皮皮革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