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底漆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04680.5 | 申请日: | 2018-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1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瀚;常爱民;杨永红;邓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8G18/76;C08G18/75;C08G18/12;C08G18/32;C08G18/72;C04B41/63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 地址: | 61002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底漆 及其 应用 | ||
1.一种聚氨酯底漆,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分A、组分B和组分C,使用时组分A、组分B和组分C按10~15:3~4:1~2的质量比均匀混合;其中:
组分A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氰凝40~50份,乳化剂1~5份,催化剂0~5份,第一稀释剂40~50份;所述氰凝由聚合指数为X的聚合原料聚合而成,其数均分子量为3000~5000;所述聚合原料包括异氰酸酯类化合物、羟基化合物和氨基化合物,聚合指数X的值为1.5~2.5,其由(1)式定义:
(1)式中a表示异氰酸酯类化合物中异氰酸酯基团的摩尔数,b表示羟基化合物中羟基的摩尔数,c表示氨基化合物中氨基的摩尔数;
组分B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多胺20~30份,十二碳醇酯1~5份,第二稀释剂30~40份;
组分C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助剂10~20份,填料5~10份;
所述催化剂为二乙胺、二甲胺或二甲基环已胺;所述多胺为乙二胺、甲苯二胺和羟乙基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助剂包括质量比为4~6:1的甲乙酮肟和硅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底漆,其特征在于,底漆使用时,组分A、组分B和组分C按12:3:1的质量比混合,且:
组分A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氰凝50份,乳化剂5份,催化剂5份,第一稀释剂50份;
组分B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多胺30份,十二碳醇酯5份,第二稀释剂40份;
组分C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助剂20份,填料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氰凝由聚合指数为X=2.0的聚合原料聚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类化合物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羟基化合物为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季戊四醇、木糖醇和山梨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氨基化合物为羟乙基乙二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中甲乙酮肟与硅油的质量比为5: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稀释剂为乙酸乙酯和丙酮的混合物,混合物中乙酸乙酯与丙酮的体积比为10:1;所述第二稀释剂为乙酸乙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碳酸钙、滑石粉、硅酸铝、硅酸钙和硫酸钡中的至少一种,其粒度为2000~2500目。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底漆在混凝土表面缺陷修复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468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工艺品上的阻燃涂料
- 下一篇:一种耐磨抗划伤地坪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