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预焙阳极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95931.8 | 申请日: | 2018-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6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六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嘉力亚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C3/12 | 分类号: | C25C3/12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和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5 | 代理人: | 王培苓 |
| 地址: | 415700 湖南省常德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焙烧 预焙阳极 组合料 煅后焦 制备 沥青 高温电解槽 抗氧化性能 原材料选择 工艺优化 抗热震性 逐步升温 焙烧炉 质量比 备料 预热 长包 出炉 掉渣 混捏 温差 成型 配方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预焙阳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备料、配料、预热混捏、成型、焙烧、出炉,配料时原料包括煅后焦组合料和沥青,煅后焦组合料与沥青的质量比为100:17.5~20;焙烧过程中,焙烧炉中逐步升温焙烧至1120~1150℃。本发明通过原材料选择、配方改变、工艺优化方面的改变使得预焙阳极性能显著提高,且通过提升焙烧温度,缩小温差,提高抗热震性和抗氧化性能,解决了预焙阳极在高温电解槽中出现的掉渣、长包、开裂脱极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焙阳极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预焙阳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预焙阳极制备过程如下,1、备料:将煅后石油焦筛分分级,装入不同料 仓,包括颗粒料和粉料(粉料为粒径≤0.15mm的细小粉末);2、配料:按配比将不 同粒级的物料称量好后集中到一个容器中;3、预热混捏: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与液 体煤沥青混捏成糊料;4、成型:将混捏好的糊料称量后装入模具中,挤压成型, 成为生块;5、焙烧:将生块装于焙烧炉中按一定的升温曲线焙烧至980~1000℃; 6、出炉:焙烧完成后冷却降温至300℃以下,出炉清理得到预焙阳极。
传统工艺生产的阳极耐压强度偏低,抗氧化性不强,不适宜在高温电解槽中使用。电解槽一般槽温在950℃±10℃,普通阳极基本能满足生产需要,但当电解槽 槽温升高至980℃时,普通阳极不能满足高温下抗氧化性要求,易出现掉渣、长包、 开裂脱极等问题。本发明能解决阳极在高温电解槽中出现的掉渣、长包、开裂脱极 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阳极在高温电解槽中出现的掉渣、长包、开裂脱极等问题的高性能预焙阳极的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预焙阳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备料、配料、预热混捏、成型、焙烧、出炉,其特征在于,
A、配料时原料包括煅后焦组合料和沥青,煅后焦组合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如下组分:粒度为6~12mm的回转窑煅后焦颗粒料0%~6%,粒度为3~6mm的回转 窑煅后焦颗粒料3%~8%,粒度为0~3mm的回转窑煅后焦颗粒料35%~43%,粒度 ≤0.075mm的回转窑煅后焦粉料25%~31%,粒度为3~10mm的罐式炉煅后焦颗粒料 8%~14%,粒度为0~3mm的罐式炉煅后焦颗粒料3%~9%,残极8%~15%;煅后焦组 合料与沥青的质量比为100:17.5~20;
B、焙烧过程中,焙烧炉中逐步升温焙烧至1120~1150℃。
进一步的,所述残极包括粒度为3~10mm的粗残和粒度为0~3mm的细残,所 述粗残占煅后焦组合料重量百分比为4%~10%,所述细残占煅后焦组合料重量百分 比为3%~6%。
进一步的,在配料过程中还加入有生碎,生碎与煅后焦组合料的质量比为1:10。
进一步的,粒度≤0.075mm的回转窑煅后焦粉料纯度为76%±2。
进一步的,备料步骤中,石油焦在回转窑中煅烧制备回转窑煅后焦的过程中, 通过监测粉末电阻率与1~2mm颗粒料振实密度调整煅烧带温度和煅烧带位置,确 保粉末电阻率在480~520μΩ·m之间,1~2mm颗粒料振实密度≥0.86g/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嘉力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嘉力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59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步法制备核壳结构预焙阳极碳块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油管接口内置式阳极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