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驾驶的动态交通流场景的仿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1215.2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6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鲍彦莅;管时华;周云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丁浩秋 |
地址: | 21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驾驶 动态 通流 场景 仿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的动态交通流场景的仿真方法,包括:建立三维仿真场景;将三维仿真场景中的测试车和背景车与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连接,采用消息队列通信,所述三维仿真场景、测试车和背景车的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采用不同的计算资源创建;将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的信息通过消息队列通信反馈给三维仿真场景中的测试车和背景车,并实时获取自动驾驶算法与仿真系统间的信息。不仅可以分解计算资源,为自动驾驶动态交通流场景提供实时仿真测试环境,还能仿真大型测试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的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驾驶的动态交通流场景的仿真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的新生事物,按其核心功能-自动驾驶-智能化水平,划分为辅助驾驶(L1级)、部分自动驾驶(L2级)、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高度自动驾驶(L4级)和完全自动驾驶(L5级)等不同阶段。通过无人驾驶实现零事故、零拥堵、解放人类驾驶员的愿景,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自动驾驶汽车在上路前需要经过各种测试,包括软件仿真、硬件在环仿真、车辆在环仿真、室外受控场地测试、公共道路大规模道路测试。若仅仅是路测,不可能穷尽测试工况,有些工况存在危险;测试里程也有局限性。因此,在进行实际路测前,需要进行软件仿真。
目前,大部分仿真测试系统以模拟ADAS测试场景为主,可控车辆模型的数量及雷达数量受单机计算资源限制,模仿交通流场景,不能实现测试实时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由于单机操作计算资源不够,模仿交通流场景,不能实现测试实时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的动态交通流场景的仿真方法,不仅可以分解计算资源,为自动驾驶动态交通流场景提供实时仿真测试环境,还能仿真大型测试场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驾驶的动态交通流场景的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建立三维仿真场景;
S02:将三维仿真场景中的测试车和背景车与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连接,采用消息队列通信,所述三维仿真场景、测试车和背景车的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采用不同的计算资源创建;
S03:将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的信息通过消息队列通信反馈给三维仿真场景中的测试车和背景车,并实时获取自动驾驶算法与仿真系统间的信息。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S0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仿真软件测试场景库中选取符合测试需求的测试场景要素,包括:背景车型、测试车型、道路线形、道路长宽度,天气情况;
S12:设置背景车的位置、速度,测试车的初始位置;
S13:搭建三维仿真场景。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S03包括:
S31:将自动驾驶算法给出的由方向盘转角、速度组成的长度为2的1维信号向量传递给测试车的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控制测试车在三维场景中的实时运动状态;
S32:将测试车在三维仿真场景中的状态信息通过消息队列实时反馈给自动驾驶算法;
S33:将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的三维速度、位置、角度信息通过高性能消息队列通信反馈给三维仿真场景中的背景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可以分解计算资源,为自动驾驶动态交通流场景提供实时仿真测试环境,可做到仿真时间和现实时间实时同步。
可模拟5辆车以上的动态交通流,还能仿真大型测试场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未经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12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战模拟系统
- 下一篇:星箭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计算试验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