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重机器人的安全性预防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87117.1 | 申请日: | 2018-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1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 发明(设计)人: | 汪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淳 |
| 主分类号: | B25J19/06 | 分类号: | B25J1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载重 内滑块 防滑 预防装置 缓冲槽 传动连杆 支撑横架 转动连接 机器人技术领域 安装固定块 触压传感器 夹板 防护机构 滑动连接 干预 货物 形变 承载箱 挤压板 外部 缓冲 预防 坍塌 防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重机器人的安全性预防装置,包括机器人承载箱,安装固定块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架,支撑横架顶部的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外干预防护机构,内缓冲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防滑内滑块,防滑内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内缓冲槽内部靠近上方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触压传感器,防滑内滑块位于内缓冲槽外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连杆,第一传动连杆远离防滑内滑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防护接触夹板,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该载重机器人的安全性预防装置,达到了缓冲预防载重产生的形变,提高载重机器人的安全性,外部干预货物坍塌现象,最大降低损失,同时预防机器人与货物碰撞产生损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载重机器人的安全性预防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机器人本体,其臂部一般采用空间开链连杆机构,其中的运动副(转动副或移动副)常称为关节,关节个数通常即为机器人的自由度数。根据关节配置型式和运动坐标形式的不同,机器人执行机构可分为直角坐标式、圆柱坐标式、极坐标式和关节坐标式等类型。出于拟人化的考虑,常将机器人本体的有关部位分别称为基座、腰部、臂部、腕部、手部(夹持器或末端执行器)和行走部(对于移动机器人)等。
器人的全部控制由一台微型计算机完成。另一种是分散(级)式控制,即采用多台微机来分担机器人的控制,如当采用上、下两级微机共同完成机器人的控制时,主机常用于负责系统的管理、通讯、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并向下级微机发送指令信息;作为下级从机,各关节分别对应一个CPU,进行插补运算和伺服控制处理,实现给定的运动,并向主机反馈信息。根据作业任务要求的不同,机器人的控制方式又可分为点位控制、连续轨迹控制和力(力矩)控制。
目前载重机器人承载运输时可能出现货物坍塌的现象,从而造成机器人自身的损害,也会造成货物的损坏,并且机器人维修产生的成本高,载重的安全性能低,不利于机器人的可持续载重。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重机器人的安全性预防装置,解决了目前载重机器人承载运输时可能出现货物坍塌的现象,从而造成机器人自身的损害,也会造成货物的损坏,并且机器人维修产生的成本高,载重的安全性能低,不利于机器人的可持续载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载重机器人的安全性预防装置,包括机器人承载箱,所述机器人承载箱靠近下方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安装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固定块,所述安装固定块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架,所述支撑横架顶部的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外干预防护机构,所述外干预防护机构外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竖架,所述防护竖架靠近上方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缓冲槽,所述内缓冲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防滑内滑块,所述防滑内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顶端通过防滑弹簧与内缓冲槽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缓冲槽内部靠近上方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触压传感器,所述触压传感器与挤压板的外侧两端对称设置,所述防滑内滑块位于内缓冲槽外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连杆,所述第一传动连杆远离防滑内滑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防护接触夹板,所述防护接触夹板的外侧面与机器人承载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接触夹板的一侧且位于第一传动连杆下方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连杆,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的底端与外干预防护机构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干预防护机构包括底固定框,所述底固定框外部的底端与支撑横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固定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传输滑块,所述内传输滑块的顶端与第二传动连杆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底固定框内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辅助连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淳,未经汪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71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搬运机器人防撞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操作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