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椰子成熟合子胚组织培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84027.7 | 申请日: | 2018-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9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蕊;范海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 地址: | 5701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椰子 成熟 合子 组织培养 方法 | ||
1.一种椰子成熟合子胚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的选择:成熟合子胚;
(2)依次采用愈伤诱导培养基、愈伤扩繁培养基、体胚诱导培养基、体胚成熟培养基、体胚萌发培养基、再生植株壮根培养基和组培苗移栽培养基进行培养;
其中,
愈伤诱导培养基为:在Y3培养基中添加100~150μM 2,4-D、5~10μM 6-BA、2~8g/L植物凝胶、1~8g/L活性炭和20~50g/L蔗糖;
愈伤扩繁培养基与愈伤诱导培养基相同;
体胚诱导培养基为:在WPM培养基中添加10~20μM 2,4-D、2~8μM ABA、2~8g/L植物凝胶、1~8g/L活性炭和20~50g/L蔗糖;
体胚成熟培养基为:在WPM培养基中添加2~8g/L植物凝胶、1~8g/L活性炭和20~50g/L蔗糖;
体胚萌发培养基为:在WPM培养基中添加8~16μM NAA、2~8μM ABA、2~8g/L植物凝胶、1~8g/L活性炭和20~50g/L蔗糖;
再生植株壮根培养基为:在1/2CRI72培养基或WPM培养基中添加0.20~0.60μM GA3、1~8g/L植物凝胶、1~8g/L活性炭和20~60g/L蔗糖;所述1/2CRI72培养基为:5~10mM硝酸铵、5~10mM硝酸钾、0.5~1mM磷酸二氢钠、0.5~1.5mM氯化钙、0.5~1.5mM硫酸镁、100~150μM硼酸、80~100μM硫酸锰、20~40μM硫酸锌、1.0~1.5μM硫酸铜、0.5~1μM钼酸钠、0.5~1μM氯化钴、2~5μM碘化钾、80~100μM硫酸亚铁、80~100μM Na2EDTA、500~650μM硫酸钠、500~600μM肌醇、20~40μM烟酸、20~40μM盐酸硫胺、0.5~1μM生物素、2~5μM D-泛酸钙、3~6μM盐酸吡多醇、5~10μM核黄素、5~10μM抗坏血酸、100~120μM L-盐酸半胱氨酸和30~50μM甘氨酸;
组培苗移栽培养基为:按质量比,蛭石:椰糠:珍珠岩=2~6:1~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椰子成熟合子胚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愈伤诱导培养基为:在Y3培养基中添加110μM 2,4-D、8.8μM 6-BA、4g/L植物凝胶、3g/L活性炭和40g/L蔗糖;
体胚诱导培养基为:在WPM培养基中添加16μM 2,4-D、5μM ABA、4g/L植物凝胶、3g/L活性炭和40g/L蔗糖;
体胚成熟培养基为:在WPM培养基中添加4g/L植物凝胶、3g/L活性炭和40g/L蔗糖;
体胚萌发培养基为:在WPM培养基中添加10μM NAA、5μM ABA、4g/L植物凝胶、3g/L活性炭和40g/L蔗糖;
再生植株壮根培养基为:在1/2CRI72培养基或WPM培养基中添加0.46μM GA3、2g/L植物凝胶、3g/L活性炭和45g/L蔗糖;
组培苗移栽培养基为:按质量比,蛭石:椰糠:珍珠岩=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椰子成熟合子胚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愈伤诱导培养阶段,培养基pH值为5.75~5.80,培养条件为27~29℃暗培养,培养时间1~3个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椰子成熟合子胚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愈伤扩繁培养阶段、体胚诱导培养阶段和体胚成熟培养阶段,培养基pH值为5.75~5.80,培养条件为27~29℃暗培养,每1个月继代1~2次,共继代2~3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椰子成熟合子胚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体胚萌发培养阶段,培养基pH值为5.75~5.80,培养条件为27~29℃,光周期12~18h/d,每个月继代1~2次,直至植株再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椰子成熟合子胚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再生植株壮根培养阶段,培养基pH值为5.75~5.80,培养条件为27~29℃,光周期12~18h/d,每个月继代1~2次,共继代2~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40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