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起吊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2777.0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9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周伟旭;李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08 | 分类号: | B61F1/08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满<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座 插孔 安装螺栓 起吊组件 起吊孔 轨道车辆 固定柱 螺纹孔 车体 适配 底架边梁 焊接固定 螺纹连接 影响车体 整体起吊 不共线 上表面 吊具 连通 穿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起吊组件,其中,起吊组件包括固定座、第一固定柱和第一安装螺栓;固定座的上表面与车体相适配并与车体的底架边梁焊接固定;固定座包括设有第一插孔和与第一插孔连通的起吊孔,第一插孔的轴线和起吊孔的轴线不共线,第一固定柱位于第一插孔内并设有与第一安装螺栓相适配的第一螺纹孔,第一安装螺栓能够穿过起吊孔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并将吊具与固定座固定。该起吊组件可在实现能够简单、快速的整体起吊轨道车辆且不影响车体整体性及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起吊组件。
背景技术
动车组的车体一般为铝合金材质,同时车下又悬吊了大量电气设备。在不破坏车下设备等车辆结构的前提下,当需要对动车组复轨时,整车没有悬吊的支撑点。
有些动车组在底架边梁上开了吊装孔,可使用吊装销起吊。但因吊装孔破坏了底架边梁的整体性,影响边梁传递纵向载荷。
某些轨道车辆只有架车位,仅可用于车辆库内抬车和维修,不能实现整体起吊。如想整体吊装,先将车体两侧裙板和零部件拆下,再使用专用吊具/绳,将其穿过车体下部及转向架,操作时间较长且车辆脱轨后极有可能不具备将吊具穿至车下或转向架的空间,操作性受限。
因此,如何在实现能够简单、快速的整体起吊轨道车辆且不影响车体的整体性及强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起吊组件,可在实现能够简单、快速的整体起吊轨道车辆且不影响车体整体性及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起吊组件,其包括固定座、第一固定柱和第一安装螺栓;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与车体相适配并与所述车体的底架边梁焊接固定;所述固定座包括设有第一插孔和与所述第一插孔连通的起吊孔,所述第一插孔的轴线和所述起吊孔的轴线不共线,所述第一固定柱位于所述第一插孔内并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螺栓相适配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安装螺栓能够穿过所述起吊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并将吊具与所述固定座固定。
其中,本文所述的起吊包括对轨道车辆进行抬车或整体起吊等情况,起吊用的起吊孔均开设于该固定座,无需对车体本身做任何改动,不破坏车体结构、不影响底架传递载荷,并且固定座与车体的底架边梁焊接固定,提高了该底架的局部强度,即便是底架本身结构强度较弱的轨道车辆,该起吊组件也适用。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轨道车辆,无论其车体的结构强度如何,在不改变车体结构的前提下,该起吊组件均适用轨道车辆的抬车和整体起吊,适用性好。
该起吊组件固设于车体,在无需起吊时,其仍与车体固接,并且不会对车体造成任何影响,固接于底架边梁的固定座还能提高底架的结构强度,而当需要起吊时,先将第一安装螺栓拆下(第一固定柱无需拆下),再通过第一安装螺栓的螺纹端依次穿过吊具、起吊孔并与第一螺纹孔连接以将过渡件与固定座固定,并进行起吊作业,起吊作业结束后,先将第一安装螺栓拆下,取下吊具后,再安装第一安装螺栓即可,操作较为方便。
另外,当轨道列车为动车组列车时,车体一般为铝合金材质,因此,可将固定座设为与车体材质相同的铝合金加工件,便于将其与车体的底架焊接。而第一固定柱和第一安装螺栓螺纹连接,可将第一固定柱的材质设置为强度较高的钢材,以保证该第一固定柱和第一安装螺栓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在使用次数较多后,若第一螺纹孔内的螺纹发生磨损,可直接更换第一固定柱,而无需更换固定座,操作方便、效率高且经济性好。
可选地,所述第一插孔开设于所述固定座的侧壁,所述起吊孔开设于所述固定座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一固定柱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各所述第一固定柱分别设有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27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