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检测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的量子点荧光猝灭免疫层析试纸条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1805.7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2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沙志聪;生威;刘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33 | 分类号: | G01N33/533;G01N33/558;G01N33/58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志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9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300457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检测 黄曲霉 毒素 b1 曲霉 量子 荧光 免疫 层析 试纸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时检测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的量子点荧光猝灭免疫层析试纸条,包括作为支撑体的PVC背板1以及固定在支撑体上的的固定层,固定层从检测端开始依次为样品垫5、结合垫4、层析垫2、吸水垫3;所述层析垫2上设有质控线6、检测线一7以及检测线二8,质控线6位置处为量子点‑鸡卵白蛋白结合物,检测线一7位置处为量子点‑鸡卵白蛋白结合物和黄曲霉毒素B1抗原的混合物,检测线二8位置处为量子点‑鸡卵白蛋白结合物和赭曲霉毒素A抗原的混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这种试纸条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特点,同时具有检测结果信号与待测物浓度呈正相关现象和能同时检测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两种物质的优点,创新性的针对了食品安全多残留污染问题,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一种多残留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快速检测谷物中的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特别是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的量子点荧光猝灭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近10万只火鸡突然发生中毒死亡事件中被发现和确定,它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所产生的次生代谢物。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发现毒性最强的一类生物毒素,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是三聚氰胺的416倍。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畸、致癌致和突变,其中最大的毒性就是致癌性,可引起机体发生原发性肝癌,肝脏是主要的靶器官,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致癌物。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黄曲霉菌的生长,占3/4的人口与黄曲霉毒素污染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就我国而言,黄曲霉毒素污染与总体分布情况是,南方严重,中部次之,北方较轻,东北、西北寒冷地区污染很少。黄曲霉菌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生长较快,生命力旺盛,易存活,污染也较为普遍,主要污染农作物如小麦、玉米、水稻、谷物等,油料作物如花生、大豆等,其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花生与玉米,给我国农业、畜牧业、食用油加工业带来极大危害。黄曲霉毒素B1是黄曲霉毒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存在范围大污染最为严重,对人类和动物危害最大,而且其毒性也最强,故在食品卫生监督中常以黄曲霉毒素B1作为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指标。
赭曲霉毒素是黄曲霉毒素后又一个引起全世界广泛关注的霉菌毒素。赭曲霉毒素是由曲霉属和青霉属的某些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赭曲霉毒素中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和危害性最强,对人类和动物威胁最大,成为研究的主要目标。赭曲霉毒素A对人类和动物具有损伤肝肾器官功能,致畸致癌致突变和抑制免疫系统的影响。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不仅出现在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酒类、坚果及籽类和饮料类等物质中,研究表明,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还出现在动物饲料里面,当动物摄食赭曲霉毒素A污染的饲料后,因代谢困难导致赭曲霉毒素A在体内蓄积,对动物的肝肾、肌肉和血液产生毒害作用。赭曲霉毒素A对食品污染而造成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严格的赭曲霉毒素A限量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人类每天赭曲霉毒素A的最大摄入量不得超过16ng/kg。欧盟对于赭曲霉毒素A在谷物、谷物产品、可溶咖啡(速溶咖啡)、烤制咖啡、葡萄酒和葡萄汁、小麦蛋白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分别是5μg/kg、3μg/kg、10μg/kg、5μg/kg、2μg/kg、8μg/kg,我国对于赭曲霉毒素A在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葡萄酒、烘焙咖啡豆、研磨咖啡(烘焙咖啡)、速溶咖啡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分别是5μg/kg、5μg/kg、5μg/kg、2μg/kg、5μg/kg、5μg/kg、10μg/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18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共享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开口销磷化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