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洗飞灰高盐废水与旁路灰的联合资源化利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80224.1 | 申请日: | 2018-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5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寅明;黄天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11/18 | 分类号: | C01B11/18;C01D3/06;C01D7/00;C01C1/16;C01F11/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陈征 |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洗 飞灰高盐 废水 旁路 联合 资源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洗飞灰高盐废水和旁路灰的联合资源化利用方法。所述方法用飞灰水洗液、水、酸溶解提取焚烧飞灰和旁路灰中可溶性组分,经一系列处理,得到多种纯度较高化工产品。该方法中的原料来源方便,工艺路线合理,能有效拓展焚烧飞灰和旁路灰的利用方式,实现了产品多样化并提高了产物的附加值,有效弥补了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过程产物只有结晶盐一类产品,并能有效利用二氧化碳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水洗飞灰高盐废水和旁路灰联合制备高氯酸钾、碳酸氢钠、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与资源化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飞灰,因其中含有大量可溶性重金属和二噁英而不能直接填埋处理,属于危险废物(HW18),强调必须予以安全处置。
国内首条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焚烧飞灰技术主要包括水洗和烘干、水处理、水泥窑煅烧三大部分。在飞灰水洗过程中,约30%的可溶性盐(主要为氯盐,含大量对水泥煅烧的钾、钠等有害成分)和少量可溶性重金属及其化合物溶解到水中,因而飞灰水洗液为高碱、高硬度的高盐废水。
水洗焚烧飞灰高盐废水,即是蒸发结晶系统的进水,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钾,次要成分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其他杂质成分微量。对该高盐废水进行蒸发结晶并对结晶盐进行水洗等处理后,结晶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和氯化钾,并含有微量的重金属,蒸发结晶盐成分不单一,可作为工业盐使用,但限制了其高附加值利用。
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含危险废物)过程中,由于废弃物中含有较多钾、钠、氯、硫等有害元素,会对水泥窑的正常运转和产品质量造成严重的后果。采用水泥窑的旁路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水泥窑的旁路技术主要分为三种:
(1)旁路窑灰技术。是将窑尾收尘器收集的窑灰,作为水泥混合材料或生产其它建材制品。
(2)旁路热生料技术。由于入窑热生料中的有害成分循环富集程度较高,因此其旁路效果好于旁路窑灰的效果。
(3)旁路放风技术。由于在窑尾烟室的烟气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挥发性组份,因此在烟室的合理部位抽取一定比例的烟气放出系统外,并经过冷却、收尘等工艺处理,使挥发性的有害成分凝结吸附在窑灰中而排出系统外,进而减少了窑系统内挥发性组份的循环富集量。
旁路技术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应用技术,但旁路灰利用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旁路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往往是解决了有害元素循环富集对窑工艺的影响,却新增了固体废弃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将水洗工艺中的含盐废水与旁路灰联合资源化利用起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水泥企业氨水和二氧化碳),得到多种纯度较高的化工产品,提高了产物的附加值,有效弥补了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技术只有单一类产品(结晶盐)的缺陷。该方法中的原料来源方便,工艺路线合理,有效拓展了焚烧飞灰和旁路灰的利用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洗飞灰高盐废水和旁路灰的联合资源化利用方法,包括:
(1)水洗飞灰高盐废水与酸、旁路灰按比例混合,得到酸性的含固混合溶液,固液分离,得到含有少量固体的第一溶液和第一固体;第一溶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
(2)步骤(1)所得第一固体和第一滤渣合并,水洗,压滤固液分离,得到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所得第二滤液返回与第一溶液合并,而所得第二滤渣参与熟料煅烧,或作为水泥混合材料使用,或作为他用;
(3)同时向第一滤液中加入还原剂,搅拌;继续加入氧化剂,搅拌;继续加入碱性物质,搅拌;固液分离,得到第三滤液和第三滤渣;所述第三滤渣为含有多种重金属沉淀物和絮凝物的混合固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02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氢化镁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常温氧气加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