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热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80002.X | 申请日: | 2018-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7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谭小林;谢光前;沙伟强;李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3/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任哲夫 |
| 地址: | 517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铜基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热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涉及印制板制作技术领域,依次包括粘合在一起的铜基层、导热绝缘层和线路铜箔层,线路铜箔层上分布有至少两个铜PAD,导热绝缘层上设有贯穿孔,贯穿孔内为填充铜,铜PAD覆盖于贯穿孔上,铜PAD通过填充铜与铜基层相连。制作中采用两次涂布湿膜,以防止铜PAD与线路因厚度不一而无法很好地贴膜、曝光显影并蚀刻,以制作出高精度、高功率、高散热的导热铜基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制板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导热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工业的高速发展,集成度越来越高是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趋势。印制线路板也向着高密度化和高性能化快速发展,导线的精密程度也将越来越高。也正因为印制线路板飞速地朝着细导线,窄间距,小孔径,高精密化发展,也随之出现部分问题,如高功率汽车车灯印制线路板度不仅需要高集成度、高精度组装,还需要持续工作,发出的热量自然不断地增加,而持续的热量将会影响整个产品的使用寿命。因此,高散热性,高精密尺寸的散热基板,也将会成为未来线路板行业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高精度线路板的散热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热铜基板,依次包括粘合在一起的铜基层、导热绝缘层和线路铜箔层,线路铜箔层上分布有至少两个铜PAD,导热绝缘层上设有贯穿孔,贯穿孔内为填充铜,铜PAD覆盖于贯穿孔上,铜PAD通过填充铜与铜基层相连。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铜PAD为矩形,铜PAD长度为0.20mm~0.30mm,宽度为0.5mm~0.65mm,相邻铜PAD的间距为0.08mm~0.15mm。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线路铜箔层上铜PAD的厚度为30um~45um,线路铜厚为15~25um。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线路铜箔层上线路的线宽为48~72um,线距为48~72um。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铜基层厚度为0.8~1.2mm。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导热绝缘层的导热系数为1.5~2.5W/(m.k),厚度为50~100um。
此外,还公开了一种所述导热铜基板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依次将铜基板、导热绝缘板和铜箔压合在一起,形成层压板;
S2、对铜基面进行菲林保护,在铜箔面贴干膜并在对应导热绝缘层所需打孔处做出干膜开窗;
S3、显影、蚀刻铜箔面,去除对应导热绝缘层所需打孔处上所覆盖的铜箔;
S4、镭射钻孔,在去除了铜箔的部位镭射贯穿导热绝缘层,并形成贯穿绝缘层的贯穿孔;
S5、沉铜板电,再电镀填孔,铜基面进行菲林保护,铜箔面做出镀孔菲林,且镀孔菲林在所需镀孔处形成与所需铜PAD规格对应的菲林开窗,以电镀加厚该处的铜箔并形成铜PAD;
S6、铜箔面涂布两次湿膜制作图形线路。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S1步骤和S2步骤间,还先后包括将铜箔面棕化减铜至10~13um,然后于层压板四周钻取对位孔。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干膜开窗的孔径为0.08~0.15mm,进一步可为0.1~0.15mm,所述S3中铜箔面蚀刻出孔径为0.1~0.15mm的孔,的所述绝缘层上贯穿孔的直径为0.1~0.15mm。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S6步骤中,经两次涂布湿膜后,湿膜总厚度为35~55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未经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00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多层线路板
- 下一篇:柔性电路板、电路板组件及移动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