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油门性能及耐久试验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79149.7 | 申请日: | 2018-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5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辙;张军;罗厚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百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经开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架 顶端设置 电子油门 耐久试验 性能检测装置 底板 底座顶端 试验机构 电机 柜体内部 柜体正面 一端设置 踏板 机械臂 台机构 底端 柜体 底座 显示屏 客户 试验 生产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油门性能及耐久试验机构,包括柜体,所述柜体正面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柜体内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试验机构,所述试验机构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一,所述支撑架一一侧的顶端设置有踏板,所述支撑架一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性能检测装置一,所述底座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架二,所述支撑架二的顶端设置有机械臂,所述支撑架二的一侧设置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一端设置有性能检测装置二。有益效果:电子油门性能及耐久试验机构通用性非常强,可实现一台机构同时进行多项试验,更好地满足了客户的要求,大大节省了生产力成本,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子油门性能及耐久试验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开始进入个人家庭后,国内对汽车的需求量每年都在快速增长,汽车工业成为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这种情况下汽车各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也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汽车是在路上快速行驶的,其不仅涉及驾乘人员的安全问题,也涉及路上其他行人的安全问题。所以汽车的零部件检测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涉及到油门踏板机构,该机构先前都是采用人工单一检测,检测效率低,出错率高,市场上也有一些检测装置,但是一般均是功能单一,不能够同时进行多项试验,试验效率低,成本较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油门性能及耐久试验机构,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油门性能及耐久试验机构,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万向轮,所述柜体正面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的底端设置有抽屉,所述抽屉的底端设置有单门柜,所述单门柜的一侧设置有双门柜,所述柜体内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试验机构,所述试验机构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一,所述支撑架一一侧的顶端设置有踏板固定装置,所述踏板固定装置上设置有踏板,所述支撑架一一侧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踏板连接的性能检测装置一,所述底座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架二,所述支撑架二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传动结构相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架二的顶端设置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底端的一侧设置有力传感器一,所述力传感器一的一侧设置有推杆,所述机械臂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力传感器二,所述力传感器二的一端设置有压头,所述支撑架二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机械臂相连接的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一端设置有性能检测装置二,所述性能检测装置二上设置有若干接线头。
进一步的,所述单门柜和所述双门柜的门体上分别均设置有内扣手。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组试验机构,所述试验机构结构相同并依次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固定装置与所述支撑架一为活动连接结构,所述踏板固定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位于所述支撑架一一侧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卡勾,所述支撑架一一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卡勾相匹配的卡盘。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结构是由若干滑轨、若干滑块、电机二、螺杆、螺套和支撑轴构成,所述滑轨位于所述底座顶端的两侧,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支撑架二底端的两侧并与所述滑轨相配合连接,所述电机二位于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螺杆分别与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及所述支撑轴相配合连接,所述螺套位于所述支撑架二底端的中间位置并套设于所述螺杆上。
进一步的,在进行强度实验时,所述推杆以不大于20mm/min的加载速度对所述踏板施加所规定的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百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百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91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