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油门性能及耐久试验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79149.7 | 申请日: | 2018-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5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辙;张军;罗厚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百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经开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架 顶端设置 电子油门 耐久试验 性能检测装置 底板 底座顶端 试验机构 电机 柜体内部 柜体正面 一端设置 踏板 机械臂 台机构 底端 柜体 底座 显示屏 客户 试验 生产力 | ||
1.一种电子油门性能及耐久试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万向轮(2),所述柜体(1)正面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显示屏(3),所述显示屏(3)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控制按钮(4),所述控制按钮(4)的底端设置有抽屉(5),所述抽屉(5)的底端设置有单门柜(6),所述单门柜(6)的一侧设置有双门柜(7),所述柜体(1)内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底板(8),所述底板(8)的顶端设置有试验机构(9),所述试验机构(9)的底端设置有底座(10),所述底座(10)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一(11),所述支撑架一(11)一侧的顶端设置有踏板固定装置(12),所述踏板固定装置(12)上设置有踏板(13),所述支撑架一(11)一侧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踏板(13)连接的性能检测装置一(14),所述底座(10)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架二(15),所述支撑架二(15)与所述底座(10)之间通过传动结构(16)相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架二(15)的顶端设置有机械臂(17),所述机械臂(17)底端的一侧设置有力传感器一(18),所述力传感器一(18)的一侧设置有推杆(19),所述机械臂(17)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力传感器二(20),所述力传感器二(20)的一端设置有压头(21),所述支撑架二(15)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机械臂(17)相连接的电机一(22),所述电机一(22)的一端设置有性能检测装置二(23),所述性能检测装置二(23)上设置有若干接线头(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油门性能及耐久试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门柜(6)和所述双门柜(7)的门体上分别均设置有内扣手(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油门性能及耐久试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上设置有多组试验机构(9),所述试验机构(9)结构相同并依次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油门性能及耐久试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固定装置(12)与所述支撑架一(11)为活动连接结构,所述踏板固定装置(12)的一端设置有位于所述支撑架一(11)一侧的转盘(26),所述转盘(26)上设置有卡勾(27),所述支撑架一(11)一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卡勾(27)相匹配的卡盘(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油门性能及耐久试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16)是由若干滑轨(29)、若干滑块(30)、电机二(31)、螺杆(32)、螺套(33)和支撑轴(34)构成,所述滑轨(29)位于所述底座(10)顶端的两侧,所述滑块(30)位于所述支撑架二(15)底端的两侧并与所述滑轨(29)相配合连接,所述电机二(31)位于所述底座(10)的一端,所述螺杆(32)分别与所述电机二(31)的输出轴及所述支撑轴(34)相配合连接,所述螺套(33)位于所述支撑架二(15)底端的中间位置并套设于所述螺杆(3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油门性能及耐久试验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强度实验时,所述推杆(19)以不大于20mm/min的加载速度对所述踏板(13)施加所规定的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油门性能及耐久试验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进行返回定位性能试验时,在试验电压下,先测量所述踏板(13)初始位置的信号输出,再将所述踏板(13)从初始位置压到全行程位置,然后突然释放到初始位置,共进行1000次后测量初始位置的信号输出,计算差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油门性能及耐久试验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进行耐久性试验时,应进行不低于300万次的耐久试验,在进行耐电源极性反接性能、耐电源过电压性能、踏板力和踏板行程试验时,能够生成信号曲线并通过所述显示屏(3)显示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百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百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914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