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臭水体底泥原位修复与智能感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7739.6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4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戎贵文;汪彤;孙守刚;吴征奇;尹鸿伟;戴钰;荣雪;王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曝气系统 曝气增氧机 监控系统 水体底泥 原位修复 增氧系统 智能感知 加料箱 曝气管 曝气头 进气口 太阳能光伏板 生物促生剂 水质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制冷压缩机 制热压缩机 智能控制箱 管道接头 角度排列 伸缩管道 生态效益 输气管道 电磁阀 辐射状 底泥 浮床 商用 输气 水体 铺设 一体化 应用 治理 | ||
1.一种黑臭水体底泥原位修复与智能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增氧系统、曝气系统、监控系统、太阳能光伏板(1)、浮床(2)和加料箱(7),增氧系统和加料箱(7)安装于浮床(2);
所述增氧系统由曝气增氧机(31)、制冷压缩机(32)、制热压缩机(33)和电磁阀(34)组成,所述的曝气增氧机(31)、制冷压缩机(32)、制热压缩机(33)的进气口均设有电磁阀(34);所述的曝气增氧机(31)设有三个进气口、一个进料口和一个出气口,三个进气口分别与制冷压缩机(32)的出气口、制热压缩机(33)的出气口和空气进口(51)相通;所述的制冷压缩机(32)、制热压缩机(33)的进气口均与空气进口(51)相通;
所述曝气系统由空气进口(51)、输气伸缩管道(52)、输气管道(53)、管道接头(54)、曝气管(55)和曝气头(56)组成,所述的输气伸缩管道(52)一端与所述的曝气增氧机(31)出气口相连通、另一端与输气管道(53)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的输气管道(53)设有若干个分支管道,每条分支管道与所述管道接头(54)相连;所述的管道接头(54)与若干个辐射状的曝气管(55)相连;所述的曝气管(55)与若干个同向并列的曝气头(56)相连,所述的曝气管(55)末端封闭;
所述监控系统由智能控制箱(4)、水质传感器(61)和温度传感器(62)组成;所述的智能控制箱(4)内设有单片机、信号接收模块与数据转化模块,水质传感器(61)和温度传感器(62)与信号接收模块相连;所述智能控制箱(4)和太阳能光伏板(1)布设在增氧系统上方;
所述加料箱(7)通过管道、电磁阀(34)与曝气增氧机(31)的进料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底泥原位修复与智能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2)的材料为轻质耐腐性橡胶,浮床(2)的形状为中心开孔、底部外围设有柱状重物、顶部外围设有加高沿边的空心圆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底泥原位修复与智能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伸缩管道(52)外层为伸缩软管、内层为伸缩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底泥原位修复与智能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头(56)与曝气管(55)相连通,所述曝气头的外表面设有挡泥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底泥原位修复与智能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增氧机(31)、制冷压缩机(32)、制热压缩机(33)均通过管道、电磁阀(34)与空气进口(51)相通,电磁阀(34)同时只开启一个,另两个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制冷压缩机(32)、制热压缩机(33)的出气口均通过管道与曝气增氧机(31)的进气口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77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黑臭水体系修复的微生物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硝化细菌的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