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镍基合金管材全氢光亮固溶热处理辊底炉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76318.1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8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蒋宗轩;蒋明根;姚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门子工业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10 | 分类号: | C22F1/10;C22F1/02;C21D9/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方中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合金 管材 光亮 热处理 辊底炉 工艺 | ||
1.一种高温镍基合金管材全氢光亮固溶热处理辊底炉,其包括进料辊道、干燥室、进口密封室、预热通道、加热室、风冷室、水冷室、出口密封室、出料辊道、以及加工中用的保护气氛系统,其中所述的加热室包括室体、沿着所述室体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用于传递管材的炉辊组件,该炉辊组件包括横设在室体内的炉辊、设置在所述炉辊一端部用于驱动所述炉辊绕着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驱动件、以及用于将所述炉辊与所述室体密封连接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辊包括位于所述室体内且内部中空设置的辊身、自所述辊身两端部分别向炉外延伸且呈外径逐渐变小的辊套、分别连接在所述辊套远离所述辊身端部且转动设置在所述室体侧壁上的辊轴,其中一所述辊轴自一端部穿出所述室体与所述驱动件对接,所述辊套与所述辊身连接端部包设于所述辊身外周形成阻挡部,所述辊身两端的所述阻挡部之间形成工件传送区,且所述工件传送区处于所对应相对两侧所述室体内壁之间;
所述的辊套内部中空形成与所述辊身内部空腔连通的型腔,所述的炉辊还包括填充在所述型腔内部的耐高温填充物;
在所述室体的侧壁上设有轴承座、所述的辊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的轴承座上,所述的密封组件包括用于将所述轴承座与所述室体密封的第一密封件、用于将所述的轴承座与所述辊轴密封的第二密封件;
所述的轴承座包括连接在所述室体的侧壁上的座本体、与所述座本体密封连接的封盖,所述的轴承设置在所述的座本体上,两根所述辊轴中的一根外端部处于所述封盖内部,另一根伸出所述的封盖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密封件用于将穿出所述封盖的所述辊轴与所述封盖相对密封;
所述的第二密封件包括轴用唇型密封圈和油封、以及挡圈,其中所述轴用唇型密封圈有两个,所述的挡圈将两个所述轴用唇型密封圈隔开,且形成环形密封区,所述的油封套设在所述辊轴外周且位于所述环形密封区内;
所述的密封组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封盖与所述座本体密封连接的第三密封件,所述的炉辊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室体内壁且与所述辊套外周和所述辊轴外周匹配的耐高温纤维圈,且所述耐高温纤维圈与所述阻挡部之间相隔开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镍基合金管材全氢光亮固溶热处理辊底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腔自所述的辊身端部向所述辊轴延伸、且内径逐渐变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镍基合金管材全氢光亮固溶热处理辊底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辊还包括拦截设置在所述型腔内且将所述耐高温填充物封闭在所述型腔内的耐热型封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镍基合金管材全氢光亮固溶热处理辊底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型封板为钢板,且所述的钢板上开设有供所述空腔向所述型腔气流流动的通孔。
5.一种高温镍基合金管材光亮固溶热处理工艺,其采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温镍基合金管材全氢光亮固溶热处理辊底炉对管材进行光亮固溶热处理,其具体的步骤如下:
1)、先通过保护气氛系统向预热通道、加热室、风冷室及水冷室内通入高纯氮气,以排除氧气,然后通入氢气,形成稳定的保护气氛;
2)、管材自进料辊道进入干燥室进行干燥处理,然后传送至内置有密封门帘、密封火帘、辉光器的进口密封室,并在无氧气进入的前提下,辉光器一直工作,将少量进入炉内的空气消耗掉,确保炉膛内部没有氧气,保证设备绝对安全;
3)、自进口密封室传出进入预热通道内预热后,加入加热室内进行加热处理,其中整个加热过程都是在保护气氛下进行;
4)、通过炉辊组件将加热后管材传送至风冷室进行快速冷却,接着传输至水冷室中进行缓冷,其中整个冷却过程都是在保护气氛下进行;
5)、冷却完成后的管材再经过内置有密封门帘、密封火帘、辉光器的出口密封室然后自出料辊道传出,完成热处理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门子工业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门子工业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63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