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苎麻单作修复中低浓度汞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72521.1 | 申请日: | 2018-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7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徐灿灿;刘锐;陈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市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B09C1/08;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自军 |
| 地址: | 3140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苎麻 单作 修复 浓度 污染 农田 土壤 方法 | ||
1.一种利用苎麻单作修复中低浓度汞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总汞含量在0.3~3mg·kg-1之间的受汞污染的农田土壤,向农田土壤中撒入0.075~0.225kg·m-2的黄腐酸,再对农田土壤进行翻耕;
(2)将带根系且留有部分短茎的苎麻作为修复植物,扦插至翻耕后的农田土壤中进行栽培,并在扦插后的1~4周内,向苎麻植株的根部浇灌包含吲哚丁酸和萘乙酸的混合水溶液;
(3)待上一步骤所述的栽培进行5~6个月后,收割苎麻植株的地上部分,对苎麻植株根部周边的土壤进行翻耕,并在翻耕后的1~4周内,向苎麻植株的根部浇灌包含吲哚丁酸和萘乙酸的混合水溶液,继续进行苎麻植株的栽培;
(4)待上一步骤所述的栽培进行5~6个月后,收割苎麻植株的地上部分,先向农田土壤中再次撒入0.030~0.300kg·m-2的黄腐酸,再对苎麻植株根部周边的土壤进行翻耕,并在翻耕后的1~4周内,再次向苎麻植株的根部浇灌包含吲哚丁酸和萘乙酸的混合水溶液,继续进行苎麻植株的栽培;
步骤(2)~(4)中,在扦插后的5~8周和9~12周内,各向苎麻植株的叶面喷施赤霉素1次,每次赤霉素的喷施量为50~100L/亩;赤霉素的浓度为25~60mg·L-1;
步骤(2)~(4)中,所述混合水溶液的施用量为350~500L/亩;其中,吲哚丁酸的浓度为10~80mg·L-1,萘乙酸的浓度为10~80mg·L-1;
(5)重复步骤(3)~(4),对苎麻进行多季栽培,直至汞污染农田土壤中总汞含量<0.3mg·kg-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苎麻单作修复中低浓度汞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翻耕的深度为15~2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苎麻单作修复中低浓度汞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苎麻的扦插量为1500~2500兜/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苎麻单作修复中低浓度汞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收割苎麻植株的地上部分后,先向农田土壤中再次撒入黄腐酸,再对苎麻植株根部周边的土壤进行翻耕;其中,黄腐酸的撒入量为0.030~0.300kg·m-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苎麻单作修复中低浓度汞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步骤(4)中,所述黄腐酸的撒入量为0.075~0.225k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市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未经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市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25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