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工方法以及加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72358.9 | 申请日: | 2018-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4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野中博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3B39/00 | 分类号: | B23B39/00;B24B3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培超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方法 以及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加工方法以及加工装置,能够减少因加工后的弹性变形引起的从目标圆形状的偏移,缩短对于加工对象物加工目标圆形状的孔时所需的时间。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加工方法是对加工对象物加工圆形状的孔的加工方法,具备:孔形状取得工序,取得加工对象物的孔的形状;反转形状取得工序,取得将在上述孔形状取得工序中取得的孔的形状相对于目标圆形状反转后的反转形状;以及反转形状加工工序,基于在上述反转形状取得工序中取得的反转形状来加工上述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加工对象物加工圆形状的孔的加工方法以及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考虑了加工对象物的弹性变形的与圆形状的孔的加工有关的发明(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作为能够对于加工对象物加工圆形状的孔的装置,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有以下结构的装置。
该文献中记载的加工装置具备能够往复运动且被旋转驱动的加工头。加工头具备圆筒形状的刀杆、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刀杆的外周面出没的切削刀刃、以及收纳于刀杆的内部的轴。切削刀刃被插入至沿与刀杆的旋转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刀杆的前端的贯通孔,被施力机构朝向轴施力。在轴设置有将切削刀刃向使之突出的方向按压的凸轮,通过改变轴相对于刀杆的角度,从而凸轮的周缘中的与切削刀刃抵接的部分变化,切削刀刃的从刀杆的外周面的突出量变化。通过一边使刀杆以及轴同步旋转,一边相对于刀杆的旋转角的相位使轴的旋转角的相位提前化或滞后化,能够对切削刀刃的从刀杆的外周面的切削刀刃突出的突出量进行调整,对加工对象物加工正圆或非正圆形状的孔。
并且,该加工装置具备构成为包括加工负荷数据取得部与加工形状预测部的控制装置。加工负荷数据取得部取得切削刀刃对加工对象物进行加工时按压加工对象物的力作为加工负荷数据。加工形状预测部从加工负荷变形量对应表中读出与加工负荷数据取得部所取得的加工负荷数据对应的弹性变形量,预测对加工目标形状还考虑该弹性变形量而进行加工时的加工形状。另外,该加工装置对切削刀刃的突出量进行调整,以便加工使加工形状预测部预测出的加工形状相对于目标圆形状反转了的反转形状。由此,将因加工后的弹性变形引起的从目标圆形状的偏移抵消,对于加工对象物加工目标圆形状的孔。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029761号
加工对象物的弹性变形量因加工对象物而不同,还因切削刀刃的刀尖所接触的部分而不同。因此,需要在加工负荷变形量对应表中针对切削刀刃的刀尖所接触的圆周上的每个部分来规定加工负荷与弹性变形量的关系。并且,在预测加工形状时,需要将所取得的加工负荷数据与加工负荷变形量对应表进行对照。因此,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加工装置存在下述之虞:在将加工后的弹性变形引起的从目标圆形状的偏移抵消、对于加工对象物加工目标圆形状的孔时会花费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实现能够减少因加工后的弹性变形引起的从目标圆形状的偏移、缩短对于加工对象物加工目标圆形状的孔时所需的时间的加工方法以及加工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加工方法是对加工对象物加工圆形状的孔的加工方法,具备:孔形状取得工序,取得加工对象物的孔的形状;反转形状取得工序,取得将在上述孔形状取得工序中取得的孔的形状相对于目标圆形状反转后的反转形状;以及反转形状加工工序,基于在上述反转形状取得工序中取得的反转形状来加工上述孔。
该加工方法在反转形状加工工序中基于在孔形状取得工序取得的孔形状的相对于目标圆形状的反转形状来对加工对象物加工孔。由此,能够不使用加工负荷变形量对应表就减少因加工后的弹性变形引起的从目标圆形状的偏移,对于加工对象物加工目标圆形状的孔,能够缩短加工时间。
优选上述孔形状取得工序基于在上述反转形状加工工序中使用的加工装置所具备的加工工具的位置信息来取得孔的形状。
该加工方法在孔形状取得工序中为了取得孔形状而使用加工装置所具备的加工工具。由此,在反转形状加工工序前使用该加工工具进行粗加工的情况下,能够同时进行孔形状取得工序与粗加工工序,可缩短加工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23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钻孔机
- 下一篇:一种智能门锁用开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