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装配线的全自动非接触随行尾排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1940.3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7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金沈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诺勒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0 | 分类号: | B08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风口 尾气 小车 车辆装配线 驱动电机 非接触 打火 转动 行走驱动机构 测试 安全隐患 车辆测试 高度需求 空气环境 快速吸收 伸缩套管 提升皮带 车间 收卷轮 伸缩 收卷 保证 排放 吸收 污染 | ||
1.一种车辆装配线的全自动非接触随行尾排系统,包括行走驱动机构(1)、伸缩套管(2)、壳体(3)、左侧吸风口(4)、盲板(5)、右侧吸风口(6)、防护橡胶板(7)、电机箱(8)、防撞传感器胶条(9)、超声波开关(10)、中部吸风口(11)、同步传感器(13)、排气管(14)、尾排小车(15)和尾排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排装置(12)包括行走驱动机构(1)和尾排小车(15),所述尾排小车(15)顶部固定连接有行走驱动机构(1),所述行走驱动机构(1)两侧对称安装有伸缩套管(2),所述伸缩套管(2)包括第一杆体(16)、第三杆体(17)、固定扣(18)、提升皮带(19)、第二杆体(20)和轴承(21),所述第一杆体(16)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二杆体(20),所述第二杆体(20)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三杆体(17),所述第三杆体(17)的两端均伸出第二杆体(20),第三杆体(17)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扣(18),所述第三杆体(17)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提升皮带(19)的一端,所述伸缩套管(2)内部设置有轴承(21),提升皮带(1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收卷轮上,收卷轮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行走驱动机构(1)前表面,驱动电机外侧罩设有电机箱(8),所述电机箱(8)固定安装在行走驱动机构(1)前表面,电机箱(8)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出的孔洞,所述尾排小车(15)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前表面两侧分别开设有左侧吸风口(4)和右侧吸风口(6),所述壳体(3)前表面位于左侧吸风口(4)和右侧吸风口(6)之间的位置开设有中部吸风口(11),所述壳体(3)内侧底部位于中部吸风口(11)两侧的位置对称安装有两个超声波开关(10),所述壳体(3)顶部开设有与排气管(14)一端固定连接的出气口,所述左侧吸风口(4)、右侧吸风口(6)和中部吸风口(11)均与排气管(14)连通,所述排气管(14)前后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防撞传感器胶条(9),所述壳体(3)顶部位于排气管(14)一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同步传感器(13),所述尾排小车(15)上配套设置有故障代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装配线的全自动非接触随行尾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皮带(19)为内置钢丝的胶质皮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装配线的全自动非接触随行尾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1)为工程塑料的直线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装配线的全自动非接触随行尾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吸风口(4)、右侧吸风口(6)和中部吸风口(11)均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盲板(5),所述左侧吸风口(4)、右侧吸风口(6)和中部吸风口(11)内壁均固定安装有防护网,所述左侧吸风口(4)、右侧吸风口(6)和中部吸风口(11)均为风口通道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装配线的全自动非接触随行尾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底部正对超声波开关(10)的位置开设有用于声波传出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装配线的全自动非接触随行尾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排小车(15)和行走驱动机构(1)分别与尾排系统主控柜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装配线的全自动非接触随行尾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为:
ST1:工作时,打开尾排系统主控柜的控制电源、控制电压,所有尾排小车(15)都调到自动模式,所有系统正常待命运行;
ST2:自动下降:待检测车辆随输送链到第一个尾排工位,轨道上方的传感器检测组,检测到车辆的位置及前后两车之间的距离,尾排小车(15)开始下降,直至左侧吸风口(4)、右侧吸风口(6)和中部吸风口(11)正对车辆尾部排气管并与板链同步速度前进;
ST3:自动同步:尾排小车(15)的同步传感器(13)开始工作,检测距离反馈给控制系统,行走驱动机构(1)开始同步速度跟上前面所需抽排尾气的车辆;
ST4:开并提升:尾排小车(15)行走到所设定的工位末端,轨道末端的接近开关检测到车辆,尾排小车(15)停止前进,当脱开一定的安全距离后,尾排小车(15)开始提升;
ST5:自动返回:尾排小车(15)提升到最上位后,开始通过“出口”转换站和返程轨道,或者直线返回;
ST6:自动等待:尾排小车(15)通过“入口”转换站移至等待下降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诺勒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诺勒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19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控制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伸缩式废气收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