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OS机中双CPU的通讯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71319.7 | 申请日: | 2018-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2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廖泽才;王琳斌;詹闽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体威尔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5/163 | 分类号: | G06F15/163;G06F13/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梁艳 |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os 机中双 cpu 通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OS机中双CPU的通讯方法,涉及POS机通讯技术领域。所述双CPU包括采用串行通信的通用CPU与安全CPU,通用CPU与安全CPU上均设置有事件引脚和状态引脚,并通过事件引脚和状态引脚建立物理连接通道,既保证了低的成本,而且,在所有的串行通信方式中,硬件上可以任意选择一种串行通信方式,而软件上只需比较少的改动。方便了软件的模块化设计,项目变更通信需求时,可以极大的减少开发周期与软件的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OS机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OS机中双CPU的通讯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Android手机与平板等智能移动终端的火爆,移动支付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作为移动支付附加产业——智能POS行业也不例外。
目前,智能POS普遍采用了Android平台。因为Android平台架构,最初是为移动应用设计,并非直接针对安全,所以原生的Android平台层层都会有安全的问题,不能直接应用于智能POS上,需要经过安全的改造。
为了使原生的Android平台满足智能POS的安全要求,一种比较普遍的原生的Android平台方案是:增加一颗安全CPU,用于保证重要数据的高度安全,如:密钥等。因为两颗CPU是独立运行的,所以两者必须相互通信,才能完成特定的工作。这就引入了两颗CPU的通讯问题。两颗CPU的通信总线为并行总线或串行总线。并行总线,需要使用的IO引脚较多,而CPU的IO引脚通常都是紧缺的。因此一般不会使用并行总线方式。常见的串行总线为:I2C、SPI、串口和USB。因此两颗CPU的串行通讯方式的硬件连接一般为几种连接方式,参见图3-9所示。其中,图4与图6增加了事件引脚,是因为I2C与SPI是主从模式,从机不能主动向主机发送数据,所以从机数据准备好了或有事件要通知主机,需要主机发送读取的指令时,才能向主机发送数据或事件消息。增加了事件引脚后,从机数据准备好或产生了事件,将事件引脚拉低后,主机便产生了中断,此时主机读取从机的数据或事件消息,减轻主机定时发送查询指令的负担。图7是无流控的串口连接方式,图8是有流程控的串口连接方式。
采用以上任意一种串行通信方式,都可以解决两颗CPU之间的通讯问题。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CPU会挂比较多的外设,有时会被迫使用另一种串行通信方式。比如,之前的CPU使用串口通信方式,但换了个串口不多的CPU之后,不能再使用串口通信方式,但可以使用SPI通信方式。这时,软件需要进行比较大的改动,才能支持SPI通信方式,从而增加了项目的开发周期与软件的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OS机中双CPU的通讯方法,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POS机中双CPU的通讯方法,所述双CPU包括采用串行通信的通用CPU与安全CPU,通用CPU与安全CPU上均设置有事件引脚和状态引脚,并通过事件引脚和状态引脚建立物理连接通道,
所述事件引脚用于当安全CPU产生了事件或数据准备好了时,及时向通用CPU发送中断,通知通用CPU处理;当使用串口或USB通信方式时,安全CPU主动向通用CPU发送数据,通用CPU事件引脚的中断处理函数专门处理安全CPU的事件,串口与USB的中断处理函数专门处理数据的通信;当使用I2C或SPI串口通信方式时,安全CPU不能主动向通用CPU发送数据,通用CPU事件引脚的中断处理函数处理安全CPU的事件;
所述状态引脚用于通用CPU事件引脚的中断处理函数获取安全CPU的忙碌或空闲的状态,如果安全CPU处于忙碌的状态,则通用CPU事件引脚的中断处理函数延后处理安全CPU的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体威尔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艾体威尔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13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大数据运营计算中心管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总线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