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的防震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70757.1 | 申请日: | 2018-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1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F16F15/02;B60R16/023;H02J7/35;H05K7/20;G05D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交通 防震 设备 | ||
1.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的防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上壳体(4)、控制器(9)和第一蓄电池(11),所述底座(1)上端设置有下壳体(2),所述下壳体(2)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垫(3),所述下壳体(2)上方安装有所述上壳体(4),所述上壳体(4)上端安装有安装板(5),所述下壳体(2)内侧设置有减震机构(6),所述减震机构(6)一侧安装有振动传感器(7),所述振动传感器(7)下方设置有控制箱(8),所述控制箱(8)内部安装有所述控制器(9),所述控制器(9)一侧设置有网络通讯装置(10),所述控制器(9)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蓄电池(11),所述减震机构(6)包括下压板(601)、弹簧(602)、垫片(603)、上压板(604)、压力传感器(605)、导向柱(606),所述下压板(601)上端设置有所述弹簧(602),所述上压板(604)下端设置有所述垫片(603),所述上压板(604)内设置有所述压力传感器(605),所述弹簧(602)内侧设置有所述导向柱(606),所述控制器(9)与所述压力传感器(605)、所述振动传感器(7)、所述网络通讯装置(10)、所述第一蓄电池(11)电连接;所述网络通讯装置(10)包括支撑腿(12),所述支撑腿(12)上部设置有底板(13),所述底板(13)上部设置有外壳(14),所述外壳(14)前部设置有箱门(15),所述箱门(15)前部设置有把手(16),所述外壳(14)上部设置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17)上部设置有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上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19),所述箱门(15)一侧设置有警报器(20),所述外壳(14)内部设置有水箱(21),所述水箱(21)一侧设置有散热器(22),所述水箱(21)上部设置有操控箱(23),所述操控箱(23)上部设置有计算机(24),所述操控箱(23)一侧设置有通讯模块(25),所述散热器(22)一侧设置有水泵(26),所述水泵(26)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蓄电池(27),所述第二蓄电池(27)的一侧设置有吸热片(28),所述第二蓄电池(27)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9)电连接,所述操控箱(23)与所述第二蓄电池(27)电连接,所述警报器(20)与所述操控箱(23)电连接,所述水泵(26)与所述操控箱(23)电连接,所述散热器(22)与所述操控箱(23)电连接,所述计算机(24)与所述操控箱(23)电连接,所述通讯模块(25)与所述操控箱(23)电连接;所述控制器(9)包括芯片IC,所述芯片IC的第一引脚分别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电阻R5的一端、芯片IC的第二引脚和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三极管D8的基极、电阻R9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和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三引脚,三极管D8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三极管D8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9的负极,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二极管D9的正极、电容C3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四引脚,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7的负极和三极管D6的集电极,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芯片IC的第五引脚,三极管D6的基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三极管D6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D2的集电极,三极管D2的基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D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二极管D4的正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和芯片IC的第六引脚,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1的一端和信号输入端V1,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和信号输出端V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的防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端,所述缓冲垫(3)与所述下壳体(2)胶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的防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感器(7)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上壳体(4)内,所述控制箱(8)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下壳体(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07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控变刚度的圆柱螺旋弹簧装置
- 下一篇:减震装置及其轮子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