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注式三芯交联电缆绕包式中间接头制作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68713.5 | 申请日: | 2018-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2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波;吴彩琴;黄承业;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玖安卡(江苏)智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注式三芯 交联 电缆 绕包式 中间 接头 制作 工艺 | ||
1.一种压注式三芯交联电缆绕包式中间接头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如下:
(1)、选取第一标记点;
选取一段电缆的端部,尺寸在350-420mm之间,用胶带进行标记内部的第一标记点;
(2)、剥离外护套;
利用剥皮工具环绕切割外护套,在用剥皮工具横向切割外护套,然后剥离外护套;用钢锯锯断钢带层,剥离钢带层;
(3)、电缆的第二次剥离外护套;
从第一标记点往内侧量40mm,作为第二标记点;从第二标记点往外侧量20mm,作为第三标记点;用剥皮工具环绕切割第一标记点和第二标记点之间的外护套,留下钢带层;用剥皮工具横向切割电缆外侧端部到第三标记点之间的内护套,剥离内护套,再剥离填充层,露出三根电缆内芯;此时电缆内芯还剩下铜屏蔽层、绝缘外层、绝缘内层和导体内芯;
(4)、电缆的第三次剥离;
从电缆内芯的端部往内侧量175mm,作为第四标记点,然后用剥皮工具环绕切割缆内芯端部到第四标记点之间的铜屏蔽层,再用剥皮工具从第四标记点往外侧20mm处剥离绝缘外层,最后露出绝缘内层;
(5)、剥离绝缘内层;
在电缆内芯端部内侧45-50mm处作为第五标记点,在第五标记点和电缆内芯端部之间的中心位置再往内5mm处作为第六标记点;第五标记点和第六标记点之间进行剥离作业,从第五标记点开始形成坡度,直到第六标记点露出导体内芯,坡度出打磨干净;这样就有一端导体内芯完全露出;
(6)、套上铜屏蔽网套;
在每一根电缆内芯上分别套入铜屏蔽网套;
(7)、安装连接套管;
连接套管为一管状物,其上依次交错设置有6-12个螺纹通孔,每一个螺纹通孔上设置可拧断的防盗螺栓;连接套管的两端分别套接在相对应的两个导体内芯之间,然后用力将防盗螺栓拧紧并拧断,然后在对应的电缆内芯的绝缘内层之间缠绕有绝缘胶带,绝缘胶带的厚度为10-15mm;
(8)、第二层绝缘胶带的缠绕;
在对应的电缆内芯的两个第五标记点之间缠绕第二层绝缘胶带;
(9)、第七标记点的标定;
从第一标记点再沿着电缆往内量80mm,作为第七标记点,并用砂纸抹掉电缆的外侧表面;
(10)、铜屏蔽网套的固定;
用弹性钢带将铜屏蔽网套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两个钢带层之间,并将铜屏蔽网套通过弹性钢带与铜屏蔽层连接;
(11)、缠绕塑料绝缘网层;
将塑料绝缘网缠绕在相对应的两个第七标记点之间,塑料绝缘网的层数为3-8之间;然后用绝缘胶带进行缠绕并固定,同时将一个带有进料管的塑料座固定在最外层的塑料绝缘网上;最后缠绕绝缘胶带并保证塑料座的固定牢固,进料管连通塑料绝缘网和外部;
(12)、灌注灌封胶;
在塑料绝缘网的两个端部分别割出两个开口;再通过进料管和塑料座灌注灌封胶,待开口有灌封胶渗出后立马用灌封胶带缠绕并密封,这样就在两个第七标记点之间用灌封胶带进行缠绕绕包并密封;至此绕包式中间接头的连接完成,
所述灌封胶包括重量比为1:1的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按其重量份数计包含: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60份、填料1-5份、甲基硅油5-30份、球形氧化铝100-250份、增白剂10-20份和铂催化剂0.5-1份;
所述B组分按其重量份数计包含:
硅烷改性树脂30-55份、乙烯基硅油60份、甲基硅油2-15份、球形氧化铝80-240份、填料1-5份、交联剂0.1-0.8份、炭黑1-3份、含氢硅油15-35份和延迟剂0.01-0.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注式三芯交联电缆绕包式中间接头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记点的位置选取规则为:
截面积为16-120mm2的电缆,第一标记点的位置是距离电缆端部的内侧360mm;
截面积为150-185mm2的电缆,第一标记点的位置是距离电缆端部的内侧400mm;
截面积为240-400mm2的电缆,第一标记点的位置是距离电缆端部的内侧4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注式三芯交联电缆绕包式中间接头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剂为乙炔基环己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玖安卡(江苏)智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玖安卡(江苏)智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87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线头的剥线装置
- 下一篇:输电线路导线等电位智能修补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