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传感器及车辆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5408.0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7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平野信光;藤原宗;武渕坚次;口地博行;濑志本明;山崎王义;田口宪一;音川昌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本无线株式会社;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S15/93 | 分类号: | G01S15/93;B60W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朴秀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超声波传感器 超声波接收器 反射波 直达波 超声波发送器 传输 检测 车辆控制系统 超声波激励 发送脉冲 外观设计 物体反射 制造成本 脉冲状 散射 返回 外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波传感器,其能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抑制有损设置超声波传感器的部位的外观设计的情况。本发明的超声波传感器具备超声波发送器、超声波接收器和检测部。超声波发送器发送脉冲状的超声波而激励薄板。超声波接收器接收直达波和反射波,其中,直达波是在被脉冲状的超声波激励后的薄板中传输的超声波之中仅在薄板中传输的超声波,反射波是在该被激励后的薄板中传输的超声波之中向外部散射并被物体反射后返回薄板的超声波。检测部基于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直达波的时间与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之差来检测薄板附近存在的物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波传感器及车辆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自动驾驶,在汽车上搭载毫米波雷达、红外线激光、摄像机、红外线摄像机、超声波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从而对汽车周围的障碍物进行检测/识别的系统正在实用化。特别是,作为用于停车辅助系统等的检测近距离物体的传感器,使用了超声波传感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现有的超声波传感器中,发送方向性高的超声波并检测来自物体(障碍物)的反射波,并基于从发送超声波开始到接收反射波为止的时间检测物体。
然而,在现有的超声波传感器中,由于利用方向性高的超声波的关系,能检测物体的范围也变窄,因此,例如在检测车门附近的物体的情况下,需要遍及整个车门地二维排列多个超声波传感器。因此,不但制造成本大,而且存在有损设置超声波传感器的部位的外观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367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波传感器,其能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够抑制有损设置超声波传感器的部位的外观设计的情况。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达成目的,本发明的超声波传感器具备:超声波发送器,发送脉冲状的超声波而激励薄板;超声波接收器,接收直达波和反射波,其中,所述直达波是在被所述脉冲状的超声波激励后的所述薄板中传输的超声波之中,仅在所述薄板中传输的超声波,所述反射波是在该被激励后的所述薄板中传输的超声波之中,向外部散射并被物体反射后返回所述薄板的超声波;以及检测部,基于由所述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到所述直达波的时间与由所述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到所述反射波的时间之差来检测所述薄板附近存在的物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发送脉冲状的超声波而激励薄板,并基于接收到在该被激励后的薄板中传输的超声波之中仅在薄板中传输的直达波的时间、与接收到在该被激励后的薄板中传输的超声波之中向外部散射并被物体反射后返回薄板的反射波的时间之差来检测薄板附近存在的物体。由于从由脉冲状的超声波激励后的薄板向外部散射的超声波的方向性低,以覆盖整个薄板的方式散射,因此无需在薄板的整个面上二维排列分别包括超声波发送器与超声波接收器的组合的多个超声波传感器。因此,能减少物体检测所需的超声波传感器的数量。由此,能提供一种超声波传感器,其能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抑制有损设置超声波传感器的部位的外观设计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超声波传感器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超声波的收发定时的图。
图3是表示变形例的超声波传感器的配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变形例的超声波的收发定时的图。
图5是表示变形例的超声波传感器的配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变形例的超声波传感器的配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本无线株式会社;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新日本无线株式会社;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54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