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索力矩传递机构和踏板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64935.X | 申请日: | 2018-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4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招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招奇 |
| 主分类号: | B62M1/28 | 分类号: | B62M1/28;B62M9/04;B62M25/02;B62K1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潘雯瑛 |
| 地址: | 重庆市渝中***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力矩 传递 机构 踏板车 | ||
1.拉索力矩传递机构,包括:
棘轮,其上设有回位弹簧和动力输出轴;
拉索,其一端与所述棘轮连接并绕设在所述棘轮上;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摆杆,其一端铰接在一个固定轴上;
所述拉索的另一端联动设置在所述摆杆的杆体上;
所述拉索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变速机构联动设置在所述摆杆的杆体上,所述变速机构用以调节所述拉索另一端与所述摆杆杆体的联动连接位置;
所述摆杆的杆体上设有一个圆弧段,所述摆杆杆体对应所述圆弧段沿其径向开设有贯穿杆体的槽,所述槽的其中一个槽口所处的摆杆杆体侧面设有若干个连续排布的圆弧状凹槽;
还包括一个力轮,所述力轮滚动设置在设有圆弧状凹槽的摆杆杆体侧面,且所述拉索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槽后与该力轮铰接;及
所述变速机构包括:
主动变速杆,活动穿设在靠近所述固定轴的槽一侧,且其一端铰接在所述摆杆上,及其另一端通过一条变速索与所述力轮的轮轴铰接;
从动变速杆,活动穿设在远离所述固定轴的槽一侧,且其一端铰接在所述摆杆上,及其另一端通过一条变速索与所述力轮的轮轴铰接;
变速操控索,其一端与所述主动变速杆的杆体铰接;和
变速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摆杆上,其另一端与所述从动变速杆的杆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力矩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杆杆体对应所述主动变速杆和从动变速杆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变速杆支架,所述主动变速杆和从动变速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变速杆支架上;
所述摆杆杆体对应所述变速操控索设有变速操控索支架,所述变速操控索穿过所述变速操控索支架并和主动变速杆铰接;
所述摆杆杆体对应所述变速弹簧设有弹簧支架,所述变速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弹簧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力矩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弧状凹槽设置在槽口为凸弧形的摆杆杆体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力矩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力轮为工字轮;所述圆弧状凹槽的圆弧半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力轮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力矩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变速杆和从动变速杆均为夹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V型杆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力矩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输出轴的轴线与所述固定轴的轴线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拉索力矩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转向导轮,供所述拉索绕设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索力矩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摆杆处于往复运动的中间位置时,所述转向导轮的位置大体位于所述摆杆圆弧段的圆心位置。
9.踏板车,包括车架、车把组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至少一个踏板和数量与所述踏板对应的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为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拉索力矩传递机构,所述拉索力矩传递机构的棘轮的动力输出轴为所述后轮组件的后轮轮轴;所述拉索力矩传递机构的固定轴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踏板与所述拉索力矩传递机构的摆杆的另一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踏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索力矩传递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布置在所述车架的左右两侧,且两个所述拉索力矩传递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后轮组件的后轮轮轴共用一条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招奇,未经王招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49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收集余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链条自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