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卸煤沟粉尘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59157.5 | 申请日: | 2018-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7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禄明;秦伟;高鲁锋;唐亮;霍猛;杨晓华;王宏伟;孙德锋;潘家鹏;祝心愿;吴彩霞;孙培福;谢忠泉;生韵姿;张龙;单文豪;程静;张鹏;蒋乐舟;刘智;马宁;包民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卸煤沟 粉尘 控制系统 方法 | ||
1.一种地下卸煤沟粉尘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送风竖井、送风管、排风口、回风管和排风竖井,其中,所述送风竖井将地面上的新风引入送风管,所述送风管连接送风竖井,并在卸煤沟上端延伸,所述送风管的下端间隔设置有送风口,所述卸煤沟的边壁下侧间隔设置有多个排风口,在卸煤沟内形成由上至下流动的气流,所述排风口处设置有回风管,所述回风管与排风竖井连通,排出的气体被引入除尘设备;
所述送风口与排风口的设置位置相错,所述送风竖井和排风竖井分别设置于卸煤沟的不同端部,各个风口流出的空气其从进风处到排风处走过的流程相同;
新风经过送风机箱处理,通过送风竖井及沿卸煤沟上部通长布置的风管送到卸煤沟内,送风管下边均布送风口送风,在边壁下侧均布排风口,相邻两送风口的送风气流的交叉点控制在不低于人员工作区的上沿,形成良好的气流组织,从上部均匀向下流动的气流,送风机箱对进风做过滤、加热、干燥去湿处理,减少地下卸煤沟内设备的锈蚀;
所述送风口与排风口的设置位置相错,每个排风口设置于两个相邻的送风口的中间位置;
各个风口的流量相同,叶轮产生的粉尘被压送到下部排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卸煤沟粉尘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送风口为多个,沿所述送风管均匀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卸煤沟粉尘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排风口沿所述卸煤沟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卸煤沟粉尘控制系统,其特征是:送风口设置有散流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卸煤沟粉尘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新风经过送风机箱处理后送入送风竖井,送风机箱、回风的除尘设备均布置在地上。
6.一种地下卸煤沟粉尘控制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是:通过送风竖井及沿卸煤沟上部布置的送风管送到卸煤沟内,送风管下边均布送风口送风,在边壁下侧均布排风口,形成良好的气流组织,带有煤尘的空气通过排风口引入回风管后进行除尘过滤后排出至地面室外,排风量大于送风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91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