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凑型双电机驱动系统及驱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56235.6 | 申请日: | 2018-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6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 发明(设计)人: | 朱雷;房超;杨守银;吴四军;周用华;薛刚;段仁仕;樊晓虹;张英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伊控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02 | 分类号: | B60K1/02;B60K17/02;B60K17/04;B60K17/16;B60L15/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王佳妮 |
| 地址: | 314201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电机驱动系统 动力模块 驱动电机 输入轴 主减速 单向离合器 空间利用率 驱动 布置空间 车辆动力 传递效率 动力系统 市场应用 输出齿轮 输入齿轮 行星轮系 差速器 车身 车速 应用 | ||
1.一种紧凑型双电机驱动系统,包括驱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机驱动系统包括第一动力模块、第二动力模块和单向离合器(7);
所述第一动力模块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第一输入轴(21)和行星轮系(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输入轴花键连接,所述行星轮系包括齿圈(31)、行星轮(32)、太阳轮(33)和行星架(34),所述齿圈与所述驱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
所述第二动力模块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第二输入轴(41)、主减速输入齿轮(5)和主减速输出齿轮(6),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输入轴花键连接,所述主减速输入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入轴上,所述主减速输出齿轮与所述主减速输入齿轮啮合;
所述单向离合器设有外圈和内圈,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外圈与所述行星架花键连接,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内圈与所述第二输入轴花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双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机驱动系统还包括差速器(8),所述主减速输出齿轮与所述差速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双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星轮系中,所述太阳轮为输入齿轮,所述行星架为输出齿轮,所述太阳轮与所述行星架的减速比为a: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双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减速输入齿轮与所述主减速输出齿轮的减速比为b:1。
5.一种双电机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车辆起步阶段,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同时输出扭矩,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所述行星轮系将扭矩传递到所述单向离合器,进而将所述扭矩传递到所述第二输入轴;
S2、车辆最大动力性阶段,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扭矩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扭矩通过所述第二输入轴进行叠加并共同通过所述主减速输入齿轮传递到所述差速器,进而驱动车辆车轮最大动力性滚动;
S3、车辆高速阶段,车辆的实际转速大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限定转速,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不输出扭矩,所述单向离合器断开,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扭矩;
S4、车辆降速阶段,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进行高转速提速,直至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转速达到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a倍时,所述单向离合器平顺结合,此时重复步骤S1进行运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机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扭矩为N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扭矩为N2,此时车辆获取的最大扭矩为N3;
采用下述公式C计算车辆获取的最大扭矩N3,
N3=N1*a*b+N2*b公式C
式中,
N3——车辆获取的最大扭矩,单位为牛米;
N1——第一驱动电机的扭矩,单位为牛米;
a——行星轮系的减速比;
b——主减速输入齿轮与主减速输出齿轮的减速比;
N2——第二驱动电机的扭矩,单位为牛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机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单向离合器断开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转速和扭矩皆为0,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扭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伊控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伊控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62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