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影像的显示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2589.3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4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陆群;刘弈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G01S15/02;G01S15/06;G01S15/08;G01S15/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张驰;宋志强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障碍物 探头 实时距离 超声波 标识阵列 三维定位 车载显示设备 方法和装置 车辆模型 实时坐标 反射 检测 三维 影像 发送 车载摄像头 变化过程 交错过程 距离固定 展示 视角 | ||
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车载影像的显示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当在车载摄像头的视角范围内检测到障碍物时,在车载显示设备中展示三维车辆模型及三维定位标识阵列,其中三维定位标识阵列与三维车辆模型的距离固定;基于第一探头发送超声波撞击障碍物后再检测反射回的超声波的第一过程,计算出第一探头与障碍物间的第一实时距离;基于第二探头发送超声波撞击障碍物后再检测反射回的超声波的第二过程,计算出第二探头与障碍物间的第二实时距离;基于第一实时距离、第二实时距离以及第一探头的坐标和第二探头的坐标,确定出障碍物的实时坐标;基于障碍物的实时坐标的变化过程,在车载显示设备中展示障碍物与三维定位标识阵列的交错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影像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能源短缺、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新能源技术。
倒车雷达,即“倒车防撞雷达”,也叫“泊车辅助装置”,主要由超声波传感器、控制器和显示器等部分组成。超声波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发出和接收超声波信号,然后将信号输入到主机里面,通过显示设备显示出来。控制器对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出车体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及方位。当传感器探知汽车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达到危险距离时,系统会通过显示器和蜂鸣器发出警报,提醒驾驶员。全景倒车影像,是一套通过车载显示屏幕观看汽车四周360度全景融合,超宽视角,无缝拼接的适时图像信息(鸟瞰图像),了解车辆周边视线盲区,帮助汽车驾驶员更为直观、更为安全地停泊车辆的泊车辅助系统,又叫全景泊车影像系统或全景停车影像系统。
目前的倒车雷达显示与车载影像结合方式单一,难以显示障碍物与车的空间相对位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影像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载影像的显示方法,包括:
当在车载摄像头的视角范围内检测到障碍物时,在车载显示设备中展示三维车辆模型及三维定位标识阵列,其中所述三维定位标识阵列与所述三维车辆模型的距离固定;
基于第一探头发送超声波撞击障碍物后再检测反射回的超声波的第一过程,计算出第一探头与障碍物间的第一实时距离;基于第二探头发送超声波撞击障碍物后再检测反射回的超声波的第二过程,计算出第二探头与障碍物间的第二实时距离;
基于第一实时距离、第二实时距离以及第一探头的坐标和第二探头的坐标,确定出障碍物的实时坐标;
基于所述障碍物的实时坐标的变化过程,在车载显示设备中展示所述障碍物与所述三维定位标识阵列的交错过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三维定位标识阵列包括多层,其中相同层内的定位标识与三维车辆模型的距离相同,不同层之间的定位标识与三维车辆模型的距离不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三维定位标识阵列具有透明色或半透明色。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障碍物的实时坐标实时生成障碍物显示线,并在车载显示设备中实时显示所述障碍物显示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障碍物的实时坐标实时生成障碍物显示线包括:
以该障碍物的实时坐标为曲线顶点,以预定的曲率生实时生成障碍物显示线;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25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