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用户行为的云化无线网集中评估规划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2476.3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3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刘红梅;牛海涛;张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25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用户 行为 无线 集中 评估 规划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云化无线网集中评估规划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评测区域内每一源小区对应的目标小区;根据任一源小区的高负荷时长和任一源小区的可用激活时长,获取任一源小区的高负荷时长比;根据任一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在相同时间段内进入高负荷状态的总时长、任一源小区处于高负荷状态的总时长,获取任一源小区的时差匹配率;判断任一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是否互为潮汐效应小区。本发明通过特定统计算法,对“潮汐效应”区域进行有效的评估,可以快速有效准确的评估出现网所有符合C‑RAN规划部署的区域,极大程度地降低了C‑RAN规划的难度和提高了C‑RAN组网建设区域的准确度和效率,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用户行为的云化无线网集中评估规划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中,某些区域间存在话务量按时间有规律反复迁移的现象,称为“潮汐效应”。如高校的教学区和宿舍区就具有明显的“潮汐效应”现象,在白天,学生由宿舍区迁至教学区,导致教学区的话务量突增变大,宿舍区的话务量变小;而在夜间,学生由教学区迁至宿舍区,导致教学区的话务量会大大减小,而宿舍区的话务量会大大增加,两者之间存在这种话务量互补现象。
而C-RAN组网可以减少建设成本,实现资源的协同调度,有效应对“潮汐效应”。目前对“潮汐效应”区域的评估多是出于人为主观的判断,并集中于特定的场景,如高校区域。
现有网络“潮汐效应”区域的评估由于人为的判断只能判定特定场景如高校这种明显有潮汐现场的区域,无法全面正确的评估出现网所有存在“潮汐效应”的区域,目前还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用于C-RAN评估规划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云化无线网集中评估规划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云化无线网集中评估规划方法,包括:
获取评测区域内每一源小区对应的目标小区,对于任一源小区,客户端从所述任一源小区迁移到目标小区;
若判断获知所述任一源小区的高负荷增长率大于高负荷增长率阈值,根据所述任一源小区的高负荷时长和所述任一源小区的可用激活时长,获取所述任一源小区的高负荷时长比;
根据所述任一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在相同时间段内进入高负荷状态的总时长、所述任一源小区处于高负荷状态的总时长,获取所述任一源小区的时差匹配率;
若所述任一源小区的高负荷时长比位于预设范围内,且所述任一源小区的时差匹配率大于所述高负荷增长率阈值,判断所述任一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互为潮汐效应小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云化无线网集中评估规划系统,包括:
第一模块,用于获取评测区域内每一源小区对应的目标小区,对于任一源小区,客户端从所述任一源小区迁移到目标小区;
第二模块,用于若判断获知所述任一源小区的高负荷增长率大于高负荷增长率阈值,根据所述任一源小区的高负荷时长和所述任一源小区的可用激活时长,获取所述任一源小区的高负荷时长比;
第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任一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在相同时间段内进入高负荷状态的总时长、所述任一源小区处于高负荷状态的总时长,获取所述任一源小区的时差匹配率;
第四模块,用于若所述任一源小区的高负荷时长比位于预设范围内,且所述任一源小区的时差匹配率大于所述高负荷增长率阈值,判断所述任一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互为潮汐效应小区。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通信接口和总线;其中,
所述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24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