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包装食品用抗菌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47691.4 | 申请日: | 2018-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8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孙丽丽;翟颖敏;谷智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八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3/02 | 分类号: | C08L3/02;C08L5/08;C08L67/04;C08L91/06;C08K5/053;C08K9/06;C08K3/22;C08B3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刘备 |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包装 抗菌包装材料 食品包装材料 改性壳聚糖 纳米氧化铜 石蜡油 改性 制备 淀粉 聚乳酸纤维 淀粉基体 高耐水性 绿色环保 食品领域 丙三醇 防潮性 挤出机 抗菌性 可降解 透水率 重量份 防潮 防霉 高抗 菌性 抗菌 造粒 保鲜 配方 挤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包装食品用抗菌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预包装食品领域。该包装材料一种预包装食品用抗菌包装材料,以淀粉为基体,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淀粉40‑70份、聚乳酸纤维17‑25份、丙三醇3‑8份、改性壳聚糖5‑10份、改性纳米氧化铜3‑9份、石蜡油2‑8份,将上述组分用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可得到抗菌包装材料。本发明的配方以淀粉基体,通过加入改性壳聚糖、改性纳米氧化铜以及石蜡油等组分,可以制得绿色环保、可降解的食品包装材料,该包装材料具有高抗菌性、高耐水性以及低透水率,用于包装预包装食品,能起到有效的保鲜、防霉、防潮和抗菌等作用,从而可以解决现有食品包装材料防潮性和抗菌性欠佳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包装食品领域,具体是一种预包装食品用抗菌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预包装食品,是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或者容器中的食品,譬如方便面、 袋装零食、饮料、糕点等食品均属于预包装食品的范畴。对于预包装食品,为了能延长食 品的保鲜时间以及保护食品不受潮或者不受菌类破坏,其对所使用的包装材料的性能要求 会比较高。
然而,现有的食品包装材料会通过加入壳聚糖等抗菌剂来提升自身的抗菌性,虽然可 以提升一定的抗菌性,但效果一般,而且由于采用的大多是亲水材料,导致包装材料的耐 水性差、易吸水以及防水性差、易透水,用这种材料包装的食品很容易受潮,保鲜性差, 不易推广使用。故还需要对预包装食品使用的包装材料作更进一步的研究,以解决食品易 受潮、抗菌效果较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包装食品用抗菌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 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包装食品用抗菌包装材料,以淀粉为基体,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淀 粉40-70份、聚乳酸纤维17-25份、丙三醇3-8份、改性壳聚糖5-10份、改性纳米氧化铜 3-9份、石蜡油2-8份;所述的改性纳米氧化铜为聚有机硅氧烷改性的纳米氧化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种预包装食品用抗菌包装材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 的组分:淀粉50-60份、聚乳酸纤维20-22份、丙三醇4-6份、改性壳聚糖7-9份、改性纳米氧化铜5-7份、石蜡油4-6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一种预包装食品用抗菌包装材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 计的组分:淀粉55份、聚乳酸纤维21份、丙三醇5份、改性壳聚糖8份、改性纳米氧化 铜6份、石蜡油5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淀粉为小麦淀粉、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中的一 种或者多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改性壳聚糖为有机硅季铵盐改性的壳聚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预包装食品用抗菌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的,包括以下步 骤:
(1)改性纳米氧化铜的制备:取纳米氧化铜,加入聚有机硅氧烷和硅烷偶联剂,并用超声波进行分散均匀,即可得到改性纳米氧化铜;
(2)改性壳聚糖的制备:取壳聚糖,加入去离子水,并调节pH值至6,然后加热至30-50℃后,再加入有机硅季铵盐,并用超声波进行分散均匀,最后过滤烘干去除水份,即可得到改性壳聚糖;
(3)按照上述重量份进行各组分的配料,并投入到三维混料机中进行混合10-20min;
(4)将上述混合后的物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冷却、造粒,即可得到所述的包装材料。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加入的聚有机硅氧烷的质量为纳米氧化 铜质量的10-20%,加入的硅烷偶联剂的质量为纳米氧化铜质量的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八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八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76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